-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 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3.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等语法知识。
2.学会通过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串讲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在《孔雀东南飞》标题下面写下两行字:
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
二、释题
1.《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2.汉乐府
乐府诗:原为汉武帝时所设管理音乐的机关,后指中国古代乐府官署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诗坛。
诗歌发展脉络:《诗经》→楚辞→乐府民歌
3.“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
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但刘兰芝却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兰芝只好自请回娘家。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这个美好的故事传说演化成了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
三、自读全诗,感知把握
要求:
1.落实字音、词义,特别是一词多义(“相”、“谢”、“适”)及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
2.理清情节线索,根据故事发展阶段,拟定四字小标题。
3.鉴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四、整体感知
1.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经过。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2.全文结构分析:
引子:托物起兴
开端:兰芝请归
被遣回家——求情 赠物 严妆 辞归 誓别 揭示封建宗法制度罪恶
发展
兰芝抗婚——伤归 拒婚 逼嫁 迎娶 歌颂青年男女反抗精神
高潮 双双殉情——死别 殉情
结局 合葬化鸟
第二课时
整体感知
1.诗歌开头的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借鸟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别离。
②孔雀徘徊返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③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2.兰芝不愿离开焦仲卿,为什么要自求遣归? 在自请遣归的陈辞中自述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13-17岁),是否烦琐,其意在何?
明确:此处使用了铺陈排比(“赋”)的手法。兰芝有良好的家教和文化修养,是聪明勤劳、多才多艺的女子。反衬婆婆专横无理,激起读者的同情 。
3.兰芝遣归前,仲卿是如何替她求情的?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通过他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卿二人的深厚感情;
②初次展示了他懦弱的性格。对未来抱有一丝幻想;
③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
兰芝严妆,辞母别姑,有何作用?
严妆:运用一连串的夸张性铺陈排比,夸张和渲染手法,突出“精妙世无双”,
表现其从容镇定,向婆婆表示她的无辜和坚强,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辞母:表现她的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有教养,与婆婆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别姑:“泪落连珠子”,既有与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
悲愤,也体现其“贤惠”。
5.兰芝是忠于爱情的,为什么最后还是允婚了,这岂不破坏了兰芝的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