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69
参考文献……………………………………………………………………69
结论………………………………………………………………………………一72
综述二遗传性骨骼肌疾病下肢骨骼肌MRI研究进展……………………94
致谢…………………………………………………………………………………………………·107
个人简历…………………………………………………………………………109
中文摘要
Dystrophinopathy分子生物学及Il盎床研究
摘 要
女均可发病,但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临床表型包括:杜兴型肌营养不良
(Duchennemuscular
muscular
dilated
股四头肌肌病)、X连锁扩张型心肌病(X.1inked
Ⅺ。DCM)、有/无症状DMD基因变异携带者。其中DMD是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最重类型,多于5-6岁起病,表现走路慢,易摔倒,走路姿势异
常,进展加重出现明显双下肢、腰带肌无力,蹲下站起、上下楼梯费力,
约10.12岁左右不能行走,20.30岁死于心肺功能衰竭。BMDI临床症状出
现较DMD晚,可保持行走能力到16岁,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寿命较长。
女性DMD基因缺陷携带者和邻近基因缺失女性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巨大,
重者可为典型DMD表现,轻者表现为轻度近端肌无力、腓肠肌假性肥大,
甚至肌肉功能基本正常。
基端与肌动蛋白(actin)或其相关蛋白相连,棒状端拥有长的24个膜收缩
glycoprotein
复合体破坏使肌细胞膜脆性增加、稳定性破坏,强烈的肌肉收缩加剧肌细
胞膜破坏使钙离子内流加速肌纤维的破坏。
患者进行分子病理和基因测序,重点选择2例有症状女性DMD基因变异
患者进行下肢骨骼肌MRI研究分析;3)DMD患者激素治疗分析,旨在
中文摘要
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及治疗观察经验。
第一部分Dystrophinopathy分子生物学研究
遗传性骨骼肌疾病,致病基因DMD定位在Xp21.2,包含79个外显子,
muscular
编码蛋白dystrophin。临床表型包括:Duchenne
Beckermuscular dilated
的女性DMD基因变异携带者出现程度不同的肌无力表现,称为有症状携
带者(manifesting
倾斜的X染色体失活模式是目前研究热点。因病例较少尚未发现女性
MCs基因热点突变,基因变异.X染色体失活.临床表现关系不明。本文对
的临床、基因变异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
1临床病例入选标准:1)临床表现:缓慢进行性加重四肢近端肌、腰带
图呈肌源性损害;3)活检骨骼肌组织化学染色呈肌营养不良改变,抗
/部分缺失。
2活检骨骼肌病理分析:入选病例行骨骼肌活检组织化学染色和抗
dystrophin-N、一C、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分析。
3
测序检测点突变。
4女性MCs2例及家系临床和基因分析:
4.1家系资料:选取有肢体近端肌无力、萎缩的2例女性患者,并且家族
中有男性DMD/BMD患者的家系。
4.2对家系患者及部分亲属行心电图、心肌核素显像及下肢肌肉MRI检
查,评价心肌、骨骼肌受累情况。
4.3骨骼肌活检组化和免疫组化染色:家系1先证者及家系2先证者及Ⅳ
中文摘要
.4行开放式左肱二头肌活检病理分析(方法同上)。
4.4核型分析:女性MCs和女性无症状携带者做常规GRQ带显色核型分
析。
4.5DMD基因测序:方法同上。
4.6 chromosome
X染色体失活(X
周血DNA的扩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酶消化作用确定其父母双方的X染色体的活性。
结果:
者10例,女性MCs2例,无症状高CK血症1例。
2骨骼肌活检组化和免疫组化病理:全部病例活检骨骼肌组织化学染色呈
(13例)。
者发现DMD外显子缺失突变。
4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