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生涯》的配器分析.pdf

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生涯》的配器分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摘要 理查·施特劳斯是浪漫派晚期的重要代表作曲家之一,他在交响诗领域的令人 折服的艺术造诣使他在西方音乐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不平 凡的“英雄梦想”。 创作于 1898 年的交响诗《英雄生涯》(Ein Heldenleben Op.40)是理查·施 特劳斯七部交响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无论是在作品的创作思想还是创作技巧 方面都体现了作曲家高深的素养和深厚的功底。《英雄生涯》这部作品可以说是 作曲家本人的一部自传,与李斯特的交响诗不同的是,他更注重事件的描述及场 景的渲染,使听众能够更深入的触碰到作曲家的灵魂。对于《英雄生涯》与以往 作品发表详细介绍和情节说明的不同,他是这样解释的,“不需要内容说明,只 ① 要能理解它是一个英雄在和敌人作斗争就足够了。”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理查·施 特劳斯生平背景的简介 ,包括他的主要作品的介绍以及关于交响诗的创作。第 二部分是对交响诗《英雄生涯》的音乐本体分析,主要是对乐队写作即配器技术 的深入研究,包括主题及材料发展等方面的运用、乐器性能研究以及乐器组合的 研究。最后一部分是对该作品研究后所得出的总结性陈述。 通过对音乐细致的量化分析得出结论,理查 ·施特劳斯并不是将戏剧性与线条 化的写法相对立,而是巧妙地将它们互相结合、渗透,将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引入 交响性的创作与配器技巧中,使二者完美地融合。正如他本人所说: “只有真 正通过意义深长的复调,才能到达乐队音响奇迹的顶峰。”② 关键词:理查•施特劳斯 《英雄生涯》配器 同质性织体 异质性织体 ① 徐学吉:《金色音乐厅》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 版第 165 页 ② 柏辽兹原著、理查•施特劳斯:修订《配器法》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8 年 8 月出版,原 序第Ⅲ页 万方数据 Abstract Richard Strauss is one of the major representative composers of the late romanticism. His admirable artistic skills in the field of symphonic poem make him shine brightly on the stage of western music all the time, and all these stem from his extraordinary heroic dreams. The symphonic poem Heroic Career (Ein Heldenleben Op.40), created in 1898, is a highly representative one in Richard Strauss’s seven symphonic poems. Both in creative thoughts and skills of this work, it reflects the profound accomplishment and knowledge of him. This work can be said as the composers own autobiography. Strauss differs from Liszt in symphonic poem. He focused more on rendering the scene a

文档评论(0)

zz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