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炭疽病简单介绍 刘爱芬 2010年11月18号 1 国内外葡萄炭疽病的研究 2 葡萄炭疽病症状 3 葡萄炭疽病的病原 4 炭疽菌的研究现状 5 胶孢炭疽菌的分化 6 葡萄炭疽病的研究方法 国外葡萄炭疽病的研究 1891年,美国人Southworth首次对该病作了报道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1988年,Pearson和Goheen报道,在美国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和胶孢炭疽菌都引起圆叶葡萄( Vitis rotundifolia )炭疽病 国外葡萄炭疽病的研究 在日本,Yamamoto等人发现尖孢炭疽菌可侵染葡萄引起葡萄炭疽病 Whitelaw[19] 、Melksham 发现在澳大利亚的亚热带地区及昆士兰部分地区的葡萄炭疽病也由尖孢炭疽菌引起。 国内葡萄炭疽病的研究 李洋等人鉴定辽宁省主产区的24株葡萄炭疽病菌均为胶孢炭疽菌。 邓维萍等人对云南省葡萄主产区的25株葡萄炭疽病菌进行了鉴定,均为胶孢炭疽菌。 国内葡萄炭疽病的研究 雷百战对分离于新疆巨峰葡萄上的炭疽菌进行鉴定,结果为胶孢炭疽菌。尖孢炭疽菌在我国侵染葡萄引起炭疽病未见报道。 尚晶晶师姐对我国主要的葡萄产区进行调查采样发现我国的葡萄炭疽病的病原是胶孢炭疽菌 葡萄炭疽病的症状 葡萄炭疽病又叫葡萄晚腐病 葡萄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新梢、穗轴、卷须一般不被危害 葡萄的幼果一般不发病,果实转色期,开始发病 果实上的症状 在幼果上圆形,蝇粪状小黑点,一般不显证,病斑不扩展,成熟果实上出现圆形,稍凹陷,浅褐色病斑,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点粒(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盘中可排除绯红色的粘状物(孢子块) 果实的发病后期症状 病果逐渐干枯,最后变成僵果。病果粒多不脱落,整穗僵葡萄仍挂在枝蔓上。 葡萄炭疽病的病原 尚晶晶师姐通过对中国主要葡萄产区的大多数葡萄品种进行调查采样后发现引起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是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 但是由于国外已有相关的尖孢炭疽引起葡萄炭疽病的报道,并且,师姐调查的也都是欧亚种,老师说中国应该也有,有可能在欧美品种存在,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调查采样 胶孢炭疽和尖孢炭疽 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 ITS鉴定 利用CTAB/NaCl法提取炭疽菌基因组DNA, ITS1: 5- TCCGTAGGTGAACCTGCGG-3 ITS4: 5-TCCTCCGCTTATTGATATGC-3 炭疽菌的研究现状 若是要对炭疽病原菌进行鉴定,一般的方法是通过形态学观察,现在常用的就是ITS 雷百战等人用的形态学研究新疆葡萄炭疽病病原的就是胶孢炭疽菌 朱桂宁等人就通过ITS分析对广西山药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其病原是胶孢炭疽 尚晶晶等通过形态学和ITS分析鉴定中国葡萄炭疽病的病原是胶孢炭疽病 炭疽菌的研究现状 现在已有研究表明胶孢炭疽菌的种间分化已经形成,现在研究最多的就是用分子遗传标记发法来研究他在不同寄主上种的遗传分化 易克贤等用RAPD研究了中国柱花草上炭疽菌遗传多态性 Fischer利用RAPD对葡萄上分离的胶孢炭疽菌进行了遗传分化种群的划分 胶孢炭疽菌种的分化 形态学 胶孢炭疽菌种的分生孢子 胶孢炭疽菌的附着孢 胶孢炭疽菌的菌落 胶孢炭疽菌的菌落多变 胶孢炭疽的生长温度 胶孢炭疽菌的生长温度在种间变化很大 病原菌的致病力 葡萄炭疽病的研究方法 传统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 传统的生物学方法 1 从田间采样 2 病原菌分离培养 3 获得病原菌的单胞 4 用科赫氏法则检验所分离的病原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 VCG(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 )营养体亲合组用于检验病原菌的遗传相关性(stanley freedman 等人在2000年) ITS (internal transcription space)的序列分析(朱桂宁等在2007 年用此方法对广西山药炭疽病原菌进行鉴定) AFLP (Amplif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尚晶晶师姐就是用此方法对葡萄上分离的胶孢炭疽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FLP技术 AFLP分析 * * 尖孢炭疽菌 葡萄炭疽病的田间危害症状(尚晶晶) 图片引自Adsadskavge 等人在2000年发在plant pathology 上的一篇文章 分生孢子盘(尚晶晶) 分生孢子(尚晶晶) 附着孢(尚晶晶) 12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