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9章 病毒的感染与抗病毒免疫 (二)病毒的体内播散方式 局部感染 local infection 病毒侵入机体后,只在入侵部位感染细胞 全身感染 systemic infection 从入侵部位经血流或神经系统向全身到达远离入侵部位播散 进入机体血液系->病毒血症(viremia) 稳定状态感染 有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短时间内不引起细胞溶解死亡,也不阻碍细胞代谢,呈稳定状态感染,称为非溶解细胞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称为稳定状态感染。 多见于出芽释放的包膜病毒 机制:- 病毒增殖,改变宿主细胞膜成分 →自身免疫 →宿主细胞死亡。 - 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细胞功能受损。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体液免疫病理作用( II,III型超敏反应) 受染细胞表面有V-Ag、细胞自身抗原暴露、 交叉抗原成分、 IC沉积 细胞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 病毒感染引起免疫抑制 病毒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杀伤 病毒感染引起自身免疫病 本节要点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简述病毒感染的类型。 潜伏感染、持续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垂直传播的概念 干扰素概念、抗病毒作用机理 * *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病毒感染要素 病毒的致病性 机体的感受性:种属特异性; 后天获得的免疫状况; 一、病毒的传播方式与感染类型 (一)病毒的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 病毒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 病毒主要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传播,在特定条件下直接进入血液(输血、机械损伤、昆虫叮咬等)而感染机体。所引起的感染,叫水平感染(Horizontal infection) 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 经胎盘、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母亲)传播给子代(胎儿/新生儿)的传播方式。导致的感染,称为垂直感染( Vertical infection) 水平传播途径: 呼吸道:表面感染(流感病毒) 、全身感染(麻疹病毒 ) 消化道:表面感染(轮状病毒) 、全身感染(Poliovirus ) 泌尿生殖道:性接触(HIV) 眼结膜:肠道病毒70型 皮肤损伤:注射、输血、叮咬、咬伤、机械损伤 垂直传播途径: 胎盘:先天性感染; 产道:围产期感染; 常见的与胎儿先天性感染有关的病毒: 风疹病毒;CMV;HSV;HIV;HBV 病毒的传播途径 呼 吸 道 空气、飞沫、痰、唾液或皮屑 正粘病毒(流感病毒)、副粘病毒,鼻病毒、水痘病毒和腺病毒 消 化 道 污染的水或食物 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肠道病毒、轮状病毒、HAV及HEV 眼及泌尿生殖道 接触(直接或间接)、游泳池、性接触 HIV、HSV-1、HSV-2、CMV、 HPV、腺病毒及肠道病毒70型等 破损皮肤 吸血昆虫、狂犬 脑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等 血 液 输血、注射、器官移植 HIV、HBV、HCV、CMV 感染途径 传播方式与媒介 病毒种类 经胎盘或产道 宫内、分娩产道、哺乳 风疹病毒、HIV、HBV、CMV 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 (三)病毒的感染类型 显性、隐性感染 急性、持续性感染 慢性感染 潜伏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 ↙ ↓ ↘ 隐性感染(inapparent or subclinical infection) 非显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病毒侵入机体内,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 形成原因:病毒毒力弱、机体防御较强,病 毒不能大量增殖,未造成细胞、组织严重损 伤;或最终不能侵入靶细胞。 意义:获得免疫力; 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成为感染源; 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可表现为局部和全身感染; 急性感染: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恢复后 病毒被彻底清除,机体获得免疫力。 如流感,甲肝等。 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 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 甚至终身携带,经常/反复有病毒排除体外,但缺 乏持续性的临床表现。 病毒能持续存在于体内的原因 病毒Ag弱,不足以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病毒Ag变异,机体免疫系统不能有效识别; 产生缺陷病毒; 病毒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病毒与细 胞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PS控制网的布设方法.ppt.ppt VIP
- 公关语言学幻灯片.ppt VIP
- 2019版最新18项护理核心制度.docx VIP
- GPS静态网的布设.ppt VIP
- DB32T 2887-2016 曳引电梯钢丝绳电磁检测方法 .pdf VIP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中职语文高二同步课件精选(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数据挖掘教案.doc
- DB42T 2390-2025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