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报道与《人间》的理想主义实践——以汤英伸案为例.pdf.pdf
· 84 ·华文文学 2012.3.(总第 110期)
少数民族报道与 《人间》的理想主义实践
— — 以汤英伸案为例
李 娜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北京 100732)
摘 要:《人间》(1985~1989)是 1980年代台湾重要的人文杂志,由陈映真发起创办,以摄影和报
告文学的形式,呈现被资本主义经济与消费社会成熟期的主流视野掩盖的另一个台湾,以追求公义的
社会结构,恢复人与 自然、人与人更 “丰富亲切”的生存关系为理想。因此,对偈族群的视角与相关报道 ,
是实践这一理想的重要途径。以 《人间》对曹族少年汤英伸案件 的报道,以及在 《人间》占有相当分量
的少数民族报道,探讨其理想主义如何与现实社会互动,如何形成影响台湾人文意识深远的 “人间”
品格 。
关键词:《人间》;汤英伸案;少数民族报道
中图分类号: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2)3-0084—06
汤英伸 ,一个 19岁的 “阿里山的少年”,以特 年代的重新出发 ,最突出、最饱满的实践形式。这
别的剪影,铭刻于解严前后的台湾社会史 。1986 个实践的成功及影响,至今被怀想,其经验 ,正待
年 1月,这个俊秀的曹族少年在台北犯下命案, 更细致的整理。①
次年 5月伏法土城监狱,而在案发到死刑执行的 一 本人文杂志,在一个资本经济高度成长的
一 年多时间里,社会各界为他掀起一波波涟漪。 消费主义社会中,以追求更公义的社会结构 ,以
三审死刑,台湾六家媒体、文化界、学术界 120多 恢复人与 自然、人与人更 “丰富亲切”的生存关系
人 曾联名上书总统蒋经国,请求 “枪下留人”。 为理想——这种理想主义如何与台湾现实发生
汤英伸人没有留下,留下的,是报刊上 由他 真切的关系,如何在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上落实?
而起的对台湾社会问题的持续讨论,诸如教育积 这是本文整理 《人间》经验的动力。汤英伸
弊、死刑存废、法律的民族适应性、民族关系、文 案,以及在 《人间》中占有相当分量的台湾少数民
化差异、现代化与理想社会 ;是人心中,因他的 “罪 族报道 ,则是进入 “人间”经验的一条路径。
与罚”而被召唤和凝聚的社会参与与反省意识。
一 、 在 《人间》重新为 “人”
而推动这一原本普通的刑事案件,成为一个
社会集体的洗礼最核心、重要的力量 的,是~本 杀人案发生于 1986年 1月 25日凌晨。当天
杂志——陈映真创办的摄影报道杂志 《人间》 晚上,一脸疲倦惊惶 ,却不掩俊秀的汤英伸的脸 ,
(1985~1989)。 就出现在多家报纸和电视新闻里 :洗衣店雇工向
《人间》在 1980年代台湾的出现,宛如灯火。 老板索回自己的身份证未果 ,“细故行凶”;“受罪
对陈映真来说 ,这是文学创作 、思想评论和 “幼 受累,难忍受现实残酷闯下大祸”。
稚”的政治行动之外,还是他的理想主义在 1980 在 《人间》编辑部里,却不断跑来人,激动或
作者简介:李娜,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少数民族报道与 人《间》的理想主义实践 ·85 ·
忧心地说这个案子 ,“一定有其它的原因。” 打麻将之类过错受罚,他退学 回家。为表 白不沉
这些人,除了 《人间》的年轻记者们,是原住 沦的心志,他离家出走,到台北的洗衣店打工。九
民盲诗人莫那能、是做少数民族摄影报道的关晓 天之后,却杀死了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专利废除论的反思.pdf.pdf
- 对九一八国耻日纪念的考察与反思.pdf.pdf
- 对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的思考及建议.pdf.pdf
- 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尊严的反思与正解.pdf.pdf
- 对外开放、产业特征与制造业集聚.pdf.pdf
- 对广西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考.pdf.pdf
- 对新农保制度运行现状的调查分析——基于对团风和宜都地区的调查.pdf.pdf
- 对松江区城市化问题的思考.pdf.pdf
- 对话理论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pdf.pdf
- 射频识别IC卡读卡机接收电路工作原理分析.pdf.pdf
- 尺素遗芬 拍场名人馆札手迹——拍卖场上读札忆往.pdf.pdf
- 尼克拉·弗米切提好设计可以是任何东西——专访Mugler男装创意总监NicolaFormichett.pdf.pdf
- 屈原知识结构刍议.pdf.pdf
- 屯堡建筑群落的技术性保护研究.pdf.pdf
- 山东沾化方言中“了(那)”的承指用法——兼谈“了(那)”用作定语和中心语间的联系项.pdf.pdf
- 山核桃果皮黄酮提取液对四种作物苗期光合性能的影响.pdf.pdf
- 岭南思想文化在近代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pdf.pdf
- 岭南明遗民薛始亨生平事迹考论.pdf.pdf
- 工业.pdf.pdf
-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临时性使用”模式——以瑞士温特图尔苏尔泽工业区为例.pdf.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