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账腐败”几多猫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入账腐败”几多猫腻   “入账腐败”具有隐蔽性好、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反腐领域中的一个“盲区”,成为一些党员干部谋取私利、贪污腐败的首选。探究其根源在于财政预算不够严谨细化,假账横行审计不力,公务接待长期缺乏标准和监督,使得“假公济私”式腐败屡禁不绝。关键是要消除公务消费、报销等背后的利益空间,贪腐“隐形福利”才无处藏身。   明明是私人消费,偏偏公款报销;入账虚报瞒报,企图“瞒天过海”。“入账腐败”顾名思义就是将公款挪为私用,用公款报销。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公款吃喝、公费旅游。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从“舌尖上的腐败”到“车轮下的腐败”,从“会所腐败”到“雅腐”,可以说反腐范围已经基本涵盖了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入账腐败”具有隐蔽性良好、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入账腐败”仍是反腐领域中的一个“盲区”,成为一些党员干部谋取私利、贪污腐败的首选。近来,“公款买私单”现象频频曝出。今年1月16日,中共大理白族自治州纪委通报4起违反作风建设规定典型问题,此前网络曝光的“大理州安监局采购清单出现路易威登等外国品牌”事件中的相关负责人受党内警告处分。一年来,中央严控“三公”消费,但个别党政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将因私花费“变着花样”藏入公务报销之中。专家认为,严查“入账腐败”应成为反腐败的重点之一。   “稀里糊涂”公款采购LV,半年等来含混回应   公款消费能变出什么花样?云南大理州安监局的一份采购清单令人“大跌眼镜”。2013年8月,有网民发现,大理州安监局的设备采购清单中出现了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大理州安监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是“稀里糊涂登记上的”。2014年1月16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纪委通报称,大理州安监局在设备采购中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州纪委给予州安监局局长常建华党内警告处分。该局究竟打算采购多少个名牌箱包?这些箱包采购预算是多少?是什么导致了“公款买私单”问题出现?针对这些“待解”的疑问,大理外宣办相关负责人统一回应称:采购清单出现路易威登等国外品牌,但并未形成采购事实。   半年才等到一个如此简单含混的回应,同样让关注此事的人们“遗憾”。人们质疑,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恰恰暴露了一些部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工作作风。事前缺乏自律、事后缺乏严肃反思,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公款开支里究竟藏着多少秘密?事实上,这起案例只暴露出了公款开支之乱的“冰山一角”。携家属公费出国旅游、乡镇干部公款请客嫁女,近年来,“公款买私单”屡屡曝出,花样不断翻新。更有甚者,此前被曝光的广东汕尾市烟草专卖局,仅业务招待费一个月高达200多万元。   据查,大多数报销发票无法查明真实开支情况,虚报虚开发票套取现金高达上千万元。“一些部门政府采购和公务支出作假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河北省一位审计干部对记者说,“很多单位对办公用品的消费没有上限。曾审计过一个乡镇部门,一年打印纸张采购费用超过百万元,这能不藏猫腻吗?”   “花公家的钱办自己的事”,“偷梁换柱”手段五花八门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或部门千方百计钻公款的“空子”,隐瞒个别领导干部的“因私”开支,给一些腐败分子挥霍浪费、侵占国家财物提供了机会,隐患巨大。   一是私人接待公款买单。原本属于私人交情的接待费用,却堂而皇之地由公款报销。2013年下半年,乌鲁木齐市经信委党组书记王国林及经信委领导班子分别以宴请原工作单位领导和欢送2名班子成员调任和退休为名公款吃喝,花费4853元。相关责任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二是将费用转移到下属部门。为实现分散支出、不超标的目的,有实权的部门会将超标费用转移到下属单位报销。“个别领导干部时常拿一些发票到乡镇报销,他们碍于情面或迫于无奈只好为其买单。”西部一位乡镇干部对记者说。   三是入账时混淆科目“偷梁换柱”。河北一位基层干部有着形象的比喻:“历史上叫吃床腿,因为只有住宿费可以报销,餐费就摊进住宿费里。现在叫吃轮胎,因为修车费可以报销大额吃喝费。”会议费、培训费、国企广告费动辄天文数字,已成为因私消费转移的重要手段。   四是公款消费吃喝玩乐。2013年7月,云南巍山县庙街镇中心校组织全镇中小学校长、副校长25人利用到南京琅琊小学进行教学交流和观摩学习机会,先后到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参观旅游,用公款支付费用36000元。   五是个人花销置换利益。山西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表示,一些工作关系处熟之后,往往会安排小范围聚会或者规格相对高的接待,而买单者多是分管领域的企业。   记者调查,一些人之所以敢打公费开支的“小算盘”,正是利用了财务报账的漏洞。一方面,一些单位的会计审核流于形式,往往是只要见到报销凭据、简单审核金额之后就可以报销,对于具体资金流向不加追问和核查,造成一些荒谬离谱的花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