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黑匣”开启致富通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生黑匣”开启致富通道   ●“航班惊魂”引发创业狂想   2012年11月,杭州的曾先生在广州出差时,不幸因车祸去世。噩耗传到家里,他的妻子欧阳女士悲痛欲绝。曾先生是做建材生意的,经常出差,许多生意上的事情只有他一人知情。   欧阳女士是全职太太,对丈夫生意上的事情一无所知。两天后,北京一家“网络遗嘱”网站联系到她,说两年前曾先生在他们网站的“遗嘱保管箱”内存放了一些重要信息。得知曾先生不幸离世,该网站在第一时间把这些资料发送给了他生前指定的第一联系人——妻子欧阳女士。   这份加了密的电脑文件,名为“密码是你的生日”。欧阳女士用自己的生日编号和网站给予的一个授权号,解开了文档。映入眼帘的几行字,让她不由得泪流满面:“亲爱的妻子,这是我备份在该网站的一份遗产清单。如果我不幸意外身亡,这些财产都是留给你的。感谢你陪我走完了漫漫人生路!”下面附有一些财务账目及几张银行卡的密码。   通过这份“网络遗嘱”,欧阳女士了解到数笔她本不知情的债权,并成功索回,避免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此后,每当她过生日,网站都会按照曾先生生前的遗愿,为她送来一份精美礼物和一张写满祝福的贺卡。欧阳女士被网站独特而贴心的服务深深打动。   “网络遗嘱”网站创始人名叫罗浩,是一位80后,大学毕业后离开家乡郑州,独自到北京发展。   2009年11月,罗浩乘飞机出差,途中飞机出现故障,如断线的风筝开始急速下落。空姐给每个乘客发了一张纸条,让乘客尽快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写在纸上。罗浩接过纸条,脑子里一片空白,慌乱中想不起该给家人写点什么。后来,飞机安然降落,但这场“高空历险记”却在罗浩心中挥之不去。他想,如果那时真成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我该写些什么给家人呢。由此他又联想,一个人孤身在外,万一出了事,他的一些重要信息如何才能让家人知道,目前有没有提供这种服务的机构呢?   罗浩回京后开始在网上搜索,发现这是一个尚无人涉足的领域。在向朋友和同事作市场调查时,一位在北京经商的河北人对罗浩说:“万一我遭遇了不幸,最大的心愿是把银行账号、保险单号和股票留给家乡的父母。但我现在好好的,突然拿出这些东西会吓到他们。如果把这些私密信息写在纸上,又很难保证不被别人偷窥,要是藏在特别隐秘的地方,自己万一出事了,又很难被亲友找到。”   一个爱玩网游的白领女孩说:“我如果突然离去,最放不下的是我的网游账号,里面的装备值五六万元呢。如果我能把游戏账号寄存在一个可靠的地方,在我走后有人帮我把它换成真金白银,捐给儿童基金会就好了。”   ●定制“人生黑匣子”生意火   朋友和同事提供的这些信息令罗浩坚定了信心:有需求就有市场,我何不建个网站,供人在网上留遗嘱,未雨绸缪地安排身后事呢。   对比国外已经出现的“遗物守护者”“最后的愿望”等类似网站,罗浩觉得自己的想法更靠谱。他当即给大学校友李佳打电话,对方是IT硕士,供职于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两人一拍即合,双双辞职。   2010年5月12日,罗浩和李佳投资五万多元打造的“网络遗嘱网——您的人生黑匣子”正式上线。   他们在网页的左上角打上一行蓝字,诠释了网站的独特定位:“备份人生记录,传递无限关爱。”罗浩将这项服务形象地称为“定制人生黑匣子”——飞机黑匣子记载了飞机的航行记录等重要信息,万一失事,可以通过黑匣子来了解飞机失事前的重要信息。“人生黑匣子”则保存了人生的重要信息,万一突遭意外,可以防止因当事人信息丢失而让家人无从获知,避免其生前财产等成为无法解开的谜团。   网络遗嘱服务的推出,无疑为人们可能发生的意外上了一道“信息保险”。网站在试运营阶段,每天的注册量多达1000多人。在遗嘱网上注册成会员后,用户只需花费29元人民币,就能得到一个容量为100M、可终身使用的“网络遗嘱保管箱”,可以将银行账号、保险单号、私密日志或照片、未实现的愿望、深藏心底的秘密等重要信息存放其中。用户可以随时凭登录密码,对遗嘱内容进行增加和删改。   “可是,你们的网站安全吗?万一被黑客窃取资料,我的遗嘱是否会提前泄露呢?”有网友对客服人员提出这样的疑问。   “您放心,网站采用了多重加密技术,即使是该网站内部的工作人员,都无法接触到用户的信息内容。如果被黑客恶意获取,显示的也只是乱码。除了用户本人和其指定的联系人外,没有人能打开这个虚拟保管箱。”罗浩解释。   网站如何判定当事人已经发生了意外呢?原来,用户可以事先设置登录频率,若逾期没有登录,网站会先发邮件或短信提醒,若均无回应,网站将电话联系用户,委婉地确认用户本人的生命状态。如果依旧没有消息,他们才会联络用户指定的联系人。一旦证实用户已离世,在收到其死亡证明书后,网站工作人员会在公证机构的全程监督下,开启该用户的“网络遗嘱保管箱”,将一个授权号提交给用户预设好的可靠联系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