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城市,作为巨大的承载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家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21世纪的城市发展,决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科学与信息之争,必然包括生态环境及防灾减灾在内的城市安全度之争。可以说21世纪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高低,将成为全面衡量城市整体功能及其安全防卫能力的标志。
“地下六分,地上四分”是早在中世纪欧洲城市就确立的西方规划建造理念,做到未雨绸缪,那些古堡式城市至今居安不危,这与中国当下一些城市“小肚鸡肠”的地下应急系统形成鲜明对比。如2008年的雨雪天气给南方的城市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因过度追求宽马路而忽视非机动车道建设,结果摔伤事故增多;还有一些城市因采用悬索结构的道路桥梁,结果灾害时凝结在悬索的冰块融化后砸向车辆,造成人车俱损。再如一些城市因地下管网埋置较浅,造成大量水管冻裂,使民众家庭不能获得正常饮水。
2011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几场连绵的大暴雨在中国的北京,武汉,西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长降雨对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损害远远超出了早起城市规划设计的预期,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应对如此大量的排水需要,致使在地铁,立交桥下穿处,地下停车场库等地势较低的地方造成了大量的积水。
而同样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巴黎在遇到诸如此类灾害的时候却可以应对自如。仅仅是巴黎长达2347公里的下水道就足以令其傲然立于世界防灾减灾的前列,并成为世界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
一些数字可以说明这一点: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竟达2347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此外,下水道井盖多达2.6万个,有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还有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负责清理维护。正因如此,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已成为巴黎除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外的又一著名旅游项目。
巴黎下水道修建于19世纪中期,但是用现在的规划眼光看,这些高大、宽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其规划的超前性实在不同凡响。这与当初设计者的科学规划是分不开的。在此之前,巴黎大部分的消费用水来自塞纳河,暴露在地面的部分废水未经净化处理就流回了河中,造成河水污染。有时河水污染形成的甲烷气泡直径达到1米,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最终导致了1832年的一场霍乱瘟疫。净化巴黎的环境是当时的第一要务。
时任塞纳省省长的奥斯曼男爵设计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奥斯曼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将脏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们以前的习惯将脏水排入塞纳河,然后再从塞纳河取得饮用水。
然而真正对巴黎下水道设计和施工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欧仁·贝尔格朗。1851年,贝尔格朗利用巴黎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设计了将废水排到郊外阿谢尔野地的方案,并且为下水道系统的发展、清除和维修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
贝尔格朗发明了清除下水道垃圾、沉沙的机械,采用将水截流,然后利用水的“冲刷”效应将下水道中的垃圾、沉沙或淤泥集中到某几个地方以便清除。在没有电力供应的下水道,这些设备至今仍然是下水道工人的劳动工具;其次,他在所有的小下水道中设计建造了蓄水池,使水的流量有大有小,强化了冲刷效应;第三,他重视废水清沙,保证了后来下水道的畅通。到了1878年,巴黎已经拥有了长达600公里的地下水道网,而位于阿谢尔面积为5000公顷的污水净化场也成为当时的“模范花园”——生长出法国最大的蔬菜,那里的植物也格外葱郁。1894年时,政府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所有饮用水供应、废水排泄均采用封闭形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又开始了污水工业净化改造工程,工程于1935年启动,1947年结束,主要是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厂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洗刷城市街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市政府进一步扩建并完善了这一系统,使每家每户的厕所都直接与其相连。当年贝尔格朗设计排水道的理念今天仍然在广泛使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将城市道路“开膛破肚”的次数。
巴黎下水道每天要处理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同时,巴黎市民饮用水的50%是通过地下管道输入的。事实上,巴黎的下水道不仅仅是一个阴沟,而是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除了排水沟外,它还设有两套供水系统,一套供饮用水,一套供非饮用水,以及一条气压传送管道。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基本是顺着城市的道路修建的,也就是说每条道路下面都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排水沟,整个排水系统就像是一个完整的人体。
同样,下水道对于防止巴黎雨天积水功不可没,它保证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巴黎下水道网络中,有2台电脑控制着污水压力提升厂,它们能加速废水的流动,同时负责大量垃圾和泥沙的清除;11个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