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产走向新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破产走向新生    这是到目前为止浙江省最大、全国也屈指可数的国有企业破产案,企业亏了11亿元,6000多名企业职工的命运牵动着国务院领导的心;另一家更大的企业合法地收购了它。然而,改制后企业能否如人们所愿,获得新生呢?人们热切地期望着。      破产拍卖牵动众人心      1999年9月21日,浙江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浙铝”)的破产拍卖会,安排在浙江省兰溪市兰江大厦内进行,这让众多参与拍卖会的人更多了一份感慨。   建造于1989年的18层高的兰江大厦,矗立在兰江之畔,一副凌立欲飞的架势,直至今天它仍然是兰溪市的标志性建筑。兰江大厦也曾经是浙铝人的骄傲。一家县级市所属的企业十年前就能投资近亿元建造这等气派的高楼,足见其实力非同一般。遗憾的是不仅仅兰江大厦早在年初就被“浙铝”抵债给兰溪市工商银行;今天,浙铝也因破产而被公开拍卖。   这是到目前为止,浙江省最大的一家国有企业破产,也是1999年全国破产兼并和职工再就业领导小组列入惟一一家县级所属的工业企业破产。浙铝的破产也曾多次列入国务院总理、副总理议事日程,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   浙铝这个烂摊子,到底为国家捅了多大的漏洞?据9月13日《兰溪报》刊登的浙铝拍卖公告中称,本次拍卖的标的物共计价值37624.57万元,其中房屋及建筑物11108.45万元、机器设备13971.72万元、土地5423.18万元、存货6382.13万元、长期投资686.39万元、其他流动资产若干。而浙铝欠银行的债务就高达6.6亿元,欠电力部门的电费两个多亿,加上其他一些债务,总负债11亿元。浙铝其实早在七八年前就已资不抵债了。   浙铝现有在职职工6484人,在浙铝大小干部的名片上,基本上都印上了这样一句响当当的话———国家大型一级企业。在小小的县级市兰溪市,浙铝的破产所带来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用兰溪市政府一位官员的话说,“在兰溪市城里,每三户人家至少有一户与浙铝有着关系。”评估价3.76亿元的浙铝,拍卖起拍价定为1.26亿元。兰溪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王莲娟告诉记者,浙铝破产后,仅职工安置一项就需1.5亿元,他们希望能卖出高于1.5亿元的价格。   更关心浙铝命运的当然是浙铝的6000多名职工。许多职工早早赶到拍卖会场,等待那令人心碎的拍卖槌声。   参加拍卖的仅有两家单位。一家是浙江华能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能”),另一家是杭州恒逸集团公司。他们的竞拍号分别被称为18号和58号。短短的几分钟之后,华能便以1.36亿元竞拍成功。      曾经有过的辉煌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浙铝,曾经有过无限的辉煌,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记者在兰溪市采访中,曾不止一次听到政府官员、浙铝干部职工等众多的人举例说,深圳的国贸大厦曾以三天建一层而闻名于世,被经济学家形容为深圳速度,国贸大厦是深圳的骄傲,浙铝曾投巨资买下一层作为写字楼,以显示其雄厚实力。   浙铝始建于1958年,当时冶金部拟在浙江建冶炼厂,选址兰溪,设计的规模为年产铝5万吨,称兰溪铝厂,这是前苏联对我国援建的全国156个项目之一,至今作为浙铝象征的120米高的大烟囱,以及浙铝目前仍在使用的大厂房、幼儿园等均为那个时代的产物。由于中苏关系发生变化,1962年兰溪铝厂被迫停建;直至1968年,经“浙江省革委会”批准又重新上马,单建电解铝项目,12台模子,生产规模一直较小。到1987年,也才有84台模子,年产量增加到1.25万吨。而此时我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企业年产量已达40万吨。   1989年,经浙江省政府协调,兰江冶炼厂进行了重大体制改革,它与浙江省金属材料公司、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三方合资,组建成浙江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方所占的股份分别为50%、25%、25%,新入伙的两公司共投入资金1.04亿元,浙铝又贷款3000万元。这笔1.4亿元的资金用来扩建浙铝一条1.5万吨电解铝生产线,使浙铝的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2.5万吨的规模。虽然这个年产量规模仍不算大,但浙铝由于管理科学、技术过硬、产品质量好,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国内铝业行业独树一帜,年创税利高达3000余万元,获得过许多省部级的先进、优秀荣誉称号,原中国有色冶金工业总公司的领导到浙铝考察后,为浙铝题词“有色工业一新秀”。   在浙铝最辉煌时期的1991年,又投资建成了年产5万吨规模的碳素厂、年产3万吨的铜加工厂。浙铝的年总产值达到了5.6亿元。在兰溪市,人们都以能进浙铝工作为荣耀,认为在浙铝就职,就是捧上了金饭碗。18层的兰江大厦,就是此时建成的,那时各种媒体关于浙铝改制成就的报道满天飞。   谁会想到,十年后的今天,浙铝巨人说倒就倒了呢?值得人们去研究思考的是,浙铝为什么会破产呢?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