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山州席草寨傣族“锦库”节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继承.docVIP

从文山州席草寨傣族“锦库”节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继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山州席草寨傣族“锦库”节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有形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它包括习俗、道德、法律、礼仪、制度、宗教、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建筑艺术等诸多内容。它既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变迁模式,我们不可能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永远“冻结”“凝固”,也不应该使“主体”固守其“原汁原味”的传荣文化,永远过着传统生活,将其排斥在现代化大门之外。   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山州傣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三是傣族传统的“锦库”节(即民间常说的花饭节),在节日里傣家人把糯米用不同颜色的植物染料(对身体无任何副作用)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把它送给亲戚朋友表达祝福和友谊。制作花饭要选当年产、颗粒大、色泽好的优质糯米做饭。用于染饭的颜色为:用红饭叶煮汁染红色,用杨咪咪花煮汁染黄色。人们分别将这些植物染料洗净放在锅里加水煮至汁成红色、黄色,然后将糯米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水汁浸泡十多个小时后控干,用甑子蒸熟后即可食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傣族“锦库”节既展现了傣家人传统的节日习俗,又体现了现代因素。   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沉淀,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传承于社会,蕴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保护离不开原住地人民的努力。      挖掘节庆文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节庆文化是了解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最直接最直观的材料。任何仪式典礼活动甚至语言、传统知识和生活习惯都蕴含着本民族人民的某种意愿并由此而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文山傣族“锦库”节寄托了傣族人的愿望,是傣族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而这些都需要文化工作者的记录。文山州傣学研究会成立于2008年11月,这一研究会的忠旨是通过考查深藏湮没于民族群众中的本土文化将原型详细地记录在案,或文字或影像,使其更好地保存下来。文山州傣学研究会和马关县傣学会的成员都前来参加了席草寨的“锦库”节,并收集整理了流传在民间关于“锦库”节来历的传说。   “锦库”,傣语的意思是“娘娘姑妈”节,即“小姨姑妈”节。傣族民间有句谚语:“锦蒋召勐素,锦库召勐夯”。锦库节是文山傣族一个以迎接出嫁妇女回娘家团圆辟邪,隆重而古老的节庆活动。凡是文山傣族老布涛老牙涛(爷爷奶奶 )都能讲出“布岩召蒋,布疑召库”的传说,通晓“锦库”节庆的文化含义。据考证,此节庆活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从元朝初年至今,在傣族民间从未间断。锦库节分为四个主要内容:一是节庆节庆前夕千家万户的“接亲迎亲活动”;二是吃团圆花饭“串百家门”活动;三是“连卜少,连卜冒”的对歌恋情活动;四是求火把魂,栓“五色花线”保平安活动。锦库节的来历有两个传说:   其一,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傣族大寨子叫曼新亨(千家寨),寨子里有个心地善良、求神很灵的布疑(二爷)。他年年都要在六月农闲时,为村里的同胞们祈求囡娥女神,保佑人们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免受妖魔、病魔、旱魔、洪魔危害。有一年农历六月的一天,布疑惯例开始求神,囡娥女神仙灵说:“布疑,人间洪水就要登天了......”他吃惊地问:“怎样解救呢?”囡娥女神不吭声。布疑心中有数,喊来了很多乡亲帮忙,杀了九九八十一头大肥猪,八十一条壮黄牛,染了千家人的花糯米饭,香喷喷地摆放到了供桌上,全村念了七天七月的经,终于感动了囡娥女神。她显灵对布疑说:“你那出嫁的女儿和所有出嫁的女人,最好要在六月二十三日前接回千家寨,她们仰仗你的洪福袒护,就能逢凶化吉”。布疑立即选派了八个壮士骑着八只大老虎,将这一信息很快地传遍了天下所有的傣族村寨,人们争先恐后地在囡娥女神所讲的时限内把“娘娘姑妈”这些出嫁在外的亲人接回到千家寨,如愿躲过了这场毁灭性的洪水大灾难。只有一家人忘记了这件事,没有派人去“接亲”,他家的女儿在洪水登天时,哭天叫地地被淹没了,变成大河里一块大石头,至今遇到天旱时,人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在那里流淌着心酸的眼泪。所以傣家人每年在六月二十三以前,无论多忙路程多远,家家户户都要派人出去把出嫁的娘娘、姑妈们接回老家来团圆,并在农历六月二十三这天用大鱼大肉和花糯米饭敬献囡娥女神和“布疑召库”祈祷保佑。傣族人称作“锦库”节,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同一民族各村寨轮流定期举办隆重的民族节庆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生存繁衍着众多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文山州境傣族多居住马关、麻栗坡、文山县境。20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