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an对育肥猪粮中黄曲霉毒素吸附及其解毒效果的研究
致 谢
Acknowledgement
首先感谢导师许梓荣教授,本论文是在许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
师许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灵活的思维方式,留
给我深刻的印象,将影响着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受益终生。
三年来,导师许先生在学习、科研工作和生活上所给予的谆谆教诲和无
微不至的关怀,学生永远铭记。谨此论文完成之际,向导师表示崇高的
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非常感谢施俊轶老师在学习上给我的耐心指导和生活中的关心。
对贾仁清、韩作农、王敏奇、胡彩虹、夏枚生、孙建义、李卫芬、汪
以真、钱利纯等全体老师在三年学习过程中及本课题实施过程给予的帮
助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冯健蕾、史莹华、关荣发、韩新燕、林祥林、
扬晓刚、訾乃涛、阵艳、陆平、沈坚、刘进国、王彦波等同学的帮助。
感谢好友田锦、赵更峰、全体同窗、室友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关怀
和帮助。
感谢在以前学习和生活及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帮助、指
导和关心的人。
最后向参加本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全体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王淑彩
二oo三年五月于浙江大学华家池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
Abstract
体外实验显示,AAN对黄曲霉毒素B。(AFB。)的吸附率达99%,进而进行了
体内试验。选72头“杜长大”育肥猪(体重:57.75±6.23),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
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生产用饲粮(对照
含发酵花生粕饲粮+O.5%AAN(试验2组)。饲养试验预试期7天,正试期45天。
试验期间自由采食,饮水。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体重相近的试验猪各8头(公
母各半),共32头,按常规方法屠宰。取肝脏、肾脏、背最长肌,测定AFB。残
留量,肝脏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取同一部位肝、肾组织作光镜观察;收集血
样,制作血清,测定血清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饲养试验显示:生产用饲粮和发酵花生粕饲粮中添加AAN,平均日增重分
别提高了5.08%和5.36%。
组织器官及血清中AFB,含量测定表明: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添加
产用饲粮中添加O.5%AAN,肌肉、内脏中AFB.残留量均达到国际上最严格的限
照2组分别降了14.71%(P0.05)和5.52%(P0.05)。
屠宰试验显示:在生产用日粮和发酵花生粕日粮中添加AAN.使肝脏和肾
脏的相对重分别降低了10.68%(P0.05)和7.63%(P0.05)。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发现:与对照1和对照2组相比,添加AAN使血清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分别下降22.81%(P0.05)和17.11%(P0.05)。
肝脏中酶活性测定表明:在含花生粕饲粮中添加AAN,使肝脏超氧化物歧
提高了1
%(Po.05)和66.53%(P0.05)。
解毒酶活性分析表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血清高于肝脏,添加AAN
使血清中GST活性下降,肝脏中GST活性升高。
关键词:AAN黄瞌霉毒素B,育肥猪AFB。残留
浙江丈学硕士论文
1前言
Introducion
霉菌毒素中毒早有发生,但是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研究却始于1960年。当时,
在英国东南部的农村中,约有10万只火鸡在几个月内死于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
当时叫做“火鸡x病”。后来调查发现,当动物采食被霉菌(黄曲霉)污染的花
生粉后,均呈现”火鸡X”病症状。许多研究表明,在食物和饲料及农作物中存在
许多霉菌及其霉菌的代谢物.霉菌毒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由于
霉菌污染饲料和粮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亿美元。1996年我国饲料霉变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及饲料原料污染率分别为100%和99%,其中严重污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4柱花草用肉兔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研究.pdf
- 10种致脑炎病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建立.pdf
- 1α,25-(h)2d3对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力的影响.pdf
- 17-β雌二醇控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1基因表达过程中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pdf
- 1型鸭圆环病毒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流行病学调查.pdf
- 2006-207年狂犬病毒野毒株l基因3′端及聚合酶活性部位序列分析.pdf
- 2010~201年我国部分省区prrs分离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pdf
- 2010年-211年广西地区动物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pdf
- 2007~209年广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和nsp2基因高变区的遗传变异分析.pdf
- 2012年春季东省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pdf
- 5-羟色胺对鸭食调节作用机理的形态学研究.pdf
- 5-羟色胺对奶乳腺上皮细胞(mac-t)增殖凋亡及酪蛋白合成的调控机制.pdf
- 8个鸭品种生长素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pdf
- anghv of51和orf95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pdf
- aster数据西昌市紫茎泽兰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pdf
- asia-1型瘟热病毒分离株h蛋白免疫原性分析及重组犬腺病毒2型的构建.pdf
- avm致体外培王鸽脑神经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pdf
- app apxva基因序列特性及rapxivartbpb亚单位复合菌苗对小鼠的免疫研究.pdf
- avucp基因黄鸡能量平衡与脂肪代谢的影响.pdf
- bmnpv侵染态下及蜕皮前后家蚕幼虫血淋巴的蛋白质组学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