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未来时代的自主学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良:未来时代的自主学习.doc

张良:未来时代的自主学习   不订规矩,不设限,教学计划可以随时更改。这里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上张良甚至为了等来学生的一句回答,整整冷场了20分钟。“学习是一个将问题与资源匹配的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老师不过是进程的引导者,准确地说,是一名教练。”   已过不惑之年的张良突然间冒出一个疯狂的想法:要实验一场“有生命”的教育。2012年6月,他在江苏茅山从当地农户手中租下一座两层小楼,简单装修一下,便开始正式招生。   “你们这是学校吗?”   “不是。”   “你们有多少老师?”   “就一个。”   “你们收多少学费?”   “一分钱不要。”   前来打探虚实的家长毫无例外地被吓跑了。朋友们劝张良尽早打退堂鼓。可他却胸有成竹。好戏才刚刚开始。   自己办教育   教育于张良多少有点宿命的味道。1969年,张良出身在一个教育世家。父亲年轻时是湖北当地雷达学校的教官,母亲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就连两个姐姐和妻子也在高校任职。1991年,张良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湖北监利县当中学物理老师。他很自然地对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兴趣。   “公众关注的大多是教育政策或者家庭教育观,像‘狼爸虎妈’一类,我却很想知道,在学校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在北京的教育书店里泡了一星期,查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资料,越发感觉到了教育圈子的封闭,“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整个行业里没有人在研究。”他决定为这个领域编著一本“教育创新”的工具书,既能分门别类,又有研究分析。为此他整理出了一份涵盖了全国各地800多所学校的名单。然后从中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几所,又用了近半年时间,兴高采烈地挨个跑去参观,果然大开眼界。可是遗憾也随之而来:那些课程新颖的学校没有好老师,那些资源丰富的学校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流程……   要是能把这些学校的优点都集于一身,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张良暗自想象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中渐渐成型。办教育,首先得有生源。关键时候还是得靠“杀熟”。广泛动员下,同事先后给张良介绍来了两名江苏本地学生。有戏了,只要有一个学生,实验班就能开下去。张良暗自惊喜。一位在上海的故人在贵州安顺山区发起过一个名为“阳光助学行动”的公益项目,送来了三个男孩。17岁的王朝国从同学那里得到了消息,也跃跃欲试,一个人从贵州赶来江苏投奔。于是,这五名青春少年构成了实验班的全部阵容。   撕书,分类知识   九月的茅山,泉水叮咚,山野飘香,正是一年中最舒爽的时光。一项意义非凡的实验便在这里的田间地头如火如荼地展开。   第一天,张良给每个人发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随时上网、打游戏。他把正规学校高中三年需要学习的120余本教材,啪一声摊在桌上,鼓励大伙一起动手把它们撕了。学生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幸福是不是来得有些突然。   “其实不是真的撕,只是把它重新分类重组。比如涉及到水污染的知识,地理课和化学课都有涉及,就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学科分类太过庞杂沉重,既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把老师累得够呛。”他的原则之一便是要打破学科界限,仅以思维习惯和能力培养为依据,把知识完全融合。   最终这120本书被重组成了“环境与灾害”、 “工具与产品”、“政治”、“法律”、“传播”、“商业”、“伦理”等28个学习板块。除了“认识论”和“自我规划”作为核心课程,需要全员参与外,其余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认领。一旦认领成功即被封为“版主”。版主负责组织该板块下的各种专题讨论,制作专题报告,把所学知识传授给他人。每天每个版主都在研究着不同的专题,因为程度不一,领到的任务清单也不一样。当这些不同专题串联到的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知识网络。   这是一种完全个性化的学习。不订规矩,不设限,教学计划可以随时更改。这里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上张良甚至为了等来学生的一句回答,整整冷场了20分钟。“学习是一个将问题与资源匹配的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老师不过是进程的引导者,准确地说,是一名教练。”“张教练”的目的很明确,要下一场雨,不是打湿地面,而是能润物无声。他要唤醒的是沉睡在每个孩子心中的力量—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自己动手,徒步旅行   他还借鉴了世界顶级高中“深泉学院”的做法。这所特立独行的牛仔式大学,坐落在与世隔绝的沙漠中央,在那里,学生每天都要参与耕种和放牧,以保证社区的自给自足。为此,他也给实验班开设了烹饪、运动、创业等实践性课程。每天的一日三餐得由学生们自己动手。每个月实验班要定期举行一次户外拉练,基本要求是负重20公斤在 5个小时内徒步20公里。他还一度筹划,想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把这栋两层小楼打造成一间乡村旅馆。隔上半年教学地点就会换一换,前脚还在风光秀美的山谷,后脚就一头钻进了石头森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