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惩治“卡腐败”,工夫在卡外
日前,中纪委发起的清退会员卡行动,受到舆论关注。不可否认,短时间内,“卡腐败”现象有所控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反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何一种腐败现象的蔓延,都有其特定的土壤。遏制腐败如“割韭菜”,若不能建立长效机制,暂时取得的成效,将面临付之东流的可能。此番清退会员卡行动,就遇到了诸多困难。
退卡阻力
有商品就有交易。商品交易是把双刃剑,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腐败打开了便利之门。商品可以被当做贿赂的道具,并且古今中外皆然。
信用卡的出现,打破了现金交易对商业活动的垄断,避免了现金交易的不便。腐败也搭上了信用卡的便车。可以说,只要有信用卡流通的领域,就可以为腐败行为提供便利。
非货币信用卡的会员卡,是商家为促进消费,针对特定群体发行的身份识别卡。这种卡采取一次付费,多次自主消费的方式,受到广泛的欢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商场、宾馆、健身中心、酒家等消费场所,都在发行自己的会员认证卡。
具有消费性质的会员卡,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消费方式。一种消费方式的形成,势必增加社会成员的依赖度。年轻一代喜欢随身携带多种会员卡。对于那些有求于官员的单位和个人而言,自然发现了会员卡的特殊作用。讨好官员,不用再沿袭传统的行贿方式,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一张不起眼的会员卡,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递到目标官员的手中。
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以赠送会员卡讨好官员,一个行贿人的成功,足以给不少人带去“智慧的启迪”。同样,对于官员来说,一个人觉得会员卡这玩意儿受用,自然会引起其他官员对会员卡的兴趣。这样,会员卡成为一种钱权交易的媒介物,既满足行贿人和受贿人的需要,也极大地刺激了商业活动。越是高档的消费场所,越是会员卡的天堂。
清退会员卡行动,遇到的第一个阻力就是如何戒除官员对会员卡消费的“毒瘾”。
2013年6月8日,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希贤做客中新网的《新闻大家谈》栏目。张教授在谈到近期中纪委“清退会员卡”活动时表示,一些干部“官商”利益勾结太深,会将吃喝转向会所这一“隐蔽战线”。至于原因,他解释说:“过去30年中国粗放发展,有些干部吃喝上瘾了,成习惯了。市面上不让吃了,那就去私人会所、高尔夫球场相对隐蔽的场所继续平常的消费习惯。而这些会所提供的是会员卡,一张会员卡动辄价值二三十万,足够一个官员在数个月里随意消费。”由此可见,清退会员卡的麻烦在于,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清退腐败卡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变官员的腐败习惯问题。
在清退会员卡行动的风口浪尖上,最能检验会员卡行动难易度的,莫过于看看清退行动期间,会员卡的使用情况是否得到有效遏制。
2013年5月30日,《法制日报》披露了北京市昌平区某高档会所的一幕。知情人士透露,真正顶尖级的会所,客人消费的时候未必需要刷卡,更常见的是刷脸。报道援引工作人员的话说:“还有的根本没有任何凭证,也不需要名字,完全靠会所工作人员对宾客进行‘刷脸’认证,也就是说,贵宾的脸就是会员卡。”
应该说,在中纪委开展清退会员卡之前,会员卡在一些场所已经失灵。“刷脸”,即是会员卡变成“隐身卡”的例证。会所认人不认卡,有权者的脸就是最好的会员卡。对于行贿者来说,谁有权力谁的脸就是自己的“金字顾客”,给顶级会所提供“刷卡”的照片,就足够了。显然,刷脸不刷卡,让会员卡清退活动遇到了一个更为尴尬的难题。
清退会员卡,还有一个不小的阻力,这就是退卡意味着什么。会员卡并不像豪宅、名车和美女那样惹眼,只要你一使用,就有被曝光的危险。会员卡不显山不露水,使用的时候具有私密性。中纪委发起会员卡清退行动,若非掌握了付费申领会员卡的具体对象,掌握了所有开展了会员卡业务的商家内部资料,掌握了持卡官员的信息,如何通过一纸规定,让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官员拱手让出他们的会员卡。按照官场的规则,谁主动退卡,就表明这个人有了“经济污点”。污点主动展现给纪委,基本上等于把自己送到了被重点监控的名单。所以,有的干部宁可扔了也不退,因为他退就证明他有问题。出于保护自己,宁可选择扔掉。正如张希贤教授所说的那样:在利益链条当中,很多官商走到一块,也不好掰开,对方也会要死要活,死活把你捆到监狱去。
清退之策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会员卡成为一种腐败的媒介物,变成官场的一大“时尚”,应该说有其历史渊源。中国最早的会所——“红楼”开辟的会员卡刷脸传统,给不少地方官员提供了模仿的蓝本。赖昌星已经落马多年,但会员卡腐败,顶级会所腐败,并没有因为赖昌星东窗事发而退出历史舞台。事实恰恰相反,“红楼”从一家到遍地开花,变成了一种腐败次文化现象。
整顿“卡腐败”,不是会员卡本身的问题,应该从戒除已经蔚然成风的卡腐败现象开刀,对官员的出入场所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