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利用微卫星技术析中国部分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利用微卫星技术分析中国部分地方鸡品种
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研究生:吴信生
导师:陈国宏教授
摘 要
本研究利用29个微卫星座位多态性分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国家地
方禽种资源基因库保种的鹿苑鸡、固始鸡、藏鸡、白耳鸡、仙居鸡、茶花鸡、大
骨鸡、北京油鸡、狼山鸡、河南斗鸡、丝羽乌骨鸡和萧山鸡等12个地方鸡品种的
等位基因频率、基因杂合度、平均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问的亲缘关
系,并分析了12个地方鸡品种在体尺、体重、屠宰性能、肉品质和产蛋性能之间
的差异以及微卫星标记与这些性状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如下:
一、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1.本研究所采用的29个微卫星标记在12个地方鸡品种中均表现出较丰富的
多态性,共检测到22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7.86±5.19个
(2一一23个)。有的微卫星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只在某个地方鸡品种中检测到,如
为藏鸡所独有,等等。这些等位基因可能是相应地方鸡品种的特征性等位基因。
12地方鸡品种与53个欧洲鸡种(系)在29个微卫星座位上进行比较,发现我国
座位上就有17个基因,表明我国地方鸡品种与欧洲鸡种(系)在遗传基础上存在
一定的差异。
2.12个地方鸡品种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在0.4492~0.6081之间,平均多态信
1.48~4.19之间,表明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与欧洲、南非、
泰国等国52个鸡种(系)的平均基因杂合度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地方鸡品种比欧
洲、南非、泰国等鸡种(系)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
3.在29个微卫星座位上,根据Nei氏遗传距离得到的聚类图中,12个地方
鸡品种被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包括10个地方鸡品种,这10个地方鸡品种又分
为以下4类:鹿苑鸡和萧山鸡先聚在一起,再与北京油鸡聚在一起,形成第l类;
白耳鸡与仙居鸡聚在一起,大骨鸡与丝羽乌骨鸡聚在一起,然后狼山鸡再与大骨
鸡和丝羽乌骨鸡聚在一起,后三个鸡品种再与先前聚在一起的白耳鸡和仙居鸡聚
在一起,形成第2类;河南斗鸡和固始鸡分别形成第一大类中的第3类和第4类。
藏鸡和茶花鸡聚在一起,形成第二大类。采用最小组内平方和法(MinSSw)得到
的结果验证了上述12个地方鸡品种的分类结果。
4.本研究采用的两种聚类方法在29个微卫星座位上对12个地方鸡品种问的
亲缘关系聚类结果是基本一致的。采用1o、20和29个微卫星座位对12个地方鸡
品种间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lo个微卫星座位的聚类结果与29个微卫
星座位的聚类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20个微卫星座位的聚类结果与29个微卫星座
位的聚类结果比较一致。
二、地方鸡品种体尺、体重和生产性能比较
12个地方鸡品种12周龄体尺、体重、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和开产后300天
产蛋性能之问存在明显的差异。大部分地方鸡品种12周龄公、母鸡在体斜长、龙
骨长、骨盆宽、胫围和体重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12个地方鸡品种内
12周龄公、母鸡胫长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说明了控制公、母
鸡性征的一些基因,一方面使公、母鸡在性征的表现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这些
基因也对公、母鸡的体尺和体重等性状起着一定的作用,即表现为一因多效的作
用。
部分地方鸡品种间在体尺、体重、屠宰性能、肉品质和产蛋性能上存在显著
差异(P0.05),这是由于各品种自身的遗传基础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说明了我国
地方鸡品种在这些性状上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三、地方鸡品种体尺、体重和生产性能与微卫星标记的关联
1.对12个地方鸡品种体尺、体重、屠宰性能、肉品质和产蛋性能进行最小
二乘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微卫星座位上,品种和性别和微卫星座位、品种和性
别、品种和微卫星座位、性别和微卫星座位对12个地方鸡品种体尺中的部分性状
品种对体尺和体重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PO.01),再次说明了这12个地方鸡品
种控制体尺和体重的遗传基础存在通著的差异;性别对体尺和体重存在显著的或
具有一因多效现象。部分微卫星座位与体尺的部分性状和体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或
极显著的关联(PO.05或PO.01),从侧面也反映了控制数量性状表现的基因,
除主基因之外,还有许多与这些微卫星座位连锁的微效多基因一起控制数量性状
的表现。
2.部分微卫星座位上,品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