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人民版历史教科书若干问题的商榷.doc
对人民版历史教科书若干问题的商榷
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进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亦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在使用人民版教科书时,认真研究了教科书的文本表述,发现人民版教科书内容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文本表述有误,值得商榷。
一、北魏“怀州刺史”印性质
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在叙述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时,有一幅插图是北魏“怀州刺史”印,显然教科书编者认为它的性质是作为北魏监察印信而设置。但此时刺史已经为州行政长官,不再是监察官。据《魏书》载:“皇始元年,始建曹省,备置百官,封拜五等,外职则刺史、太守、令长以下有未备者,随而置之。”可见,刺史是以行政官员出现于职官志中,而并非监察官。
二、宋代提点刑狱司是官署名而非官职名
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说:“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认为“提点刑狱司是官员”。在宋代提点刑狱司是地方行政区,是路一级司法官署机构。
据《宋史·职官七》:“提点刑狱公事,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核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熙宁)六年,置诸路提刑司检法官。”据此可知,提点刑狱司长官是提点刑狱公事或提点刑狱检法官。
三、李鸿章是否“避战保船”
必修1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认为“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从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这与传统的观念一脉相承,其依据主要源于姚锡光的《东方兵事纪略》一书。甲午战争期间,姚锡光在山东巡抚衙门内做文案工作,当时李鸿章在天津使用有线电报直接指挥驻威海卫或旅顺口军港的北洋海军,其指挥之内容详情,姚锡光不可能知道。若要研究有关李鸿章对北洋海军的作战指导问题,仅依据《东方兵事纪略》这类非官方的民间著述,有失偏颇。
研究此问题,需依靠官方档案,特别是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的作战指挥往来电报。考察往来电报,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封电报是李鸿章严令北洋海军“避战保船”的。相反,他是坚决反对北洋海军待守海港。例如,1894年11月上旬,旅顺口军港告急,而北洋海军停滞于威海卫军港,李鸿章则发电报斥责丁汝昌,说“寇在门庭,汝岂能避处威海,坐视溃裂?”再如1894年12月下旬,李鸿章致电丁汝昌:“日兵轮一在龙须岛,有小火轮欲渡兵上岸……应速带现有师船赴龙须岛、成山一带巡探,如日船少,即设法驱逐,否则,听其由后路包抄,则威危,而兵船无驻足之地,弟获罪更重矣。”又如在1895年1月下旬,李鸿章连续多次电令丁汝昌:“我海舰虽少,而铁甲坚利,则为彼所无,与其坐守待敌,莫若乘间出击,断其归路”;“此时救急利胜,舍断其接济、助台(指海岸炮台)夹击,更无别法,决无株守待攻之理!”[1]甲午战争研究权威戚其章早已指出李鸿章并非避战保船,近年来学界诸多学者都赞同这个观点。
四、创办发昌机器厂时间
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表述为:“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依照教材的文本表述逻辑,发昌机器厂创办于1866年。事实上一些权威史论如李侃、李时岳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认为:“1869年在上海成立的发昌机器厂,是由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开始采用车床而出现的。”[2]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也认为:“1869年成立的第一家机器修造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大小火轮船机器。”[3]可见1869年才是发昌机器厂创办的时间。
五、继昌隆缫丝厂创办时间和创办人
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表述:“1872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按照教材的逻辑,它认为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于1873年。然而,一些权威论著却认为是1872年创办,如李侃、李时岳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认为:“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设立第一家继昌隆机器厂。”[2]郑师渠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认为:“1872年华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遂获厚利。”[4]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翦伯赞等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等都认定继昌隆缫丝厂是在1872年创办。
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人是陈启沅,非陈启源。很多人会误以为“沅”与“源”二字相通,其实在《简化字总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