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假苍耳化感作用生物生长发育的研究
摘要
摘 要
假苍耳是一种入侵我国东北地区的有害外来植物,蔓延迅速,种群空间占据能力强,防
除困难,假苍耳一旦入侵,大肆排挤本地植物,其周围几乎看不到其它植物生长,对农田及
许多宝贵的生物资源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以假苍耳为化感作用的研究对象,明确了其
侵染机制及危害不仅在其防控和生态安全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深入研究假苍耳的
化感作用对于丰富和发展农业生态理论,对于我国对外来植物的研究利用都有着深远的实践
意义。
本文采用生物测定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假苍耳不同部位粉碎物、浸提液的化感
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假苍耳种子化感作用的研究,明确了其对植物及微生物
的化感作用,并分析了假苍耳种子水浸提液中的化感物质成分,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假苍耳不同部位粗粉物覆盖对黄瓜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不同处理对黄瓜出苗的抑制
顺序为:假苍耳种子覆盖假苍耳叶覆盖假苍耳根覆盖假苍耳茎覆盖;对黄瓜株高及株鲜
重的抑制顺序均为:假苍耳种子覆盖假苍耳叶覆盖假苍耳茎覆盖假苍耳根覆盖。假苍耳
种子覆盖对黄瓜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最强,并且随着处理剂量的加大,不同处理对黄瓜生长
发育的影响越显著。
2.假苍耳不同部位水浸提液拌土处理对黄瓜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种子水浸提液拌土处
理对黄瓜出苗有抑制作用,其它部位水浸提液拌土处理对黄瓜出苗没有显著影响;假苍耳不
同部位水浸提液拌土处理对黄瓜株高的抑制作用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假苍耳种子假苍
耳叶假苍耳茎假苍耳根;假苍耳不同部位水浸提液拌土处理对黄瓜株鲜重的抑制作用由强
到弱依次为:假苍耳种子假苍耳茎假苍耳叶假苍耳根。假苍耳种子水浸提液拌土处理对
黄瓜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黄瓜出苗、株高和株鲜重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18.4%、20.9%
和16.3%。
3.不同极性溶剂假苍耳种子提取液中,水为最佳提取溶剂;不同提取时间假苍耳种子水
提取液中,36h为最佳提取时间;假苍耳种子水提取掖对多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
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黄瓜的抑制作用最强。
4.假苍耳种子水浸提液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瓜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拌土的处理方式对黄
瓜出苗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大抑制率为18.4%;一次浇灌的处理方式对黄瓜生长情况的抑制
作用最强,对黄瓜株高和株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26.3%和19.2%。
5.假苍耳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不同植物病原菌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对大豆根腐、大豆灰
斑病原菌有促进作用;对水稻稻瘟、番茄芝麻斑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黄瓜枯萎病原菌除
叶部水浸提液有抑制作用外,其它部位水浸提液均有促进作用;对西瓜专性尖孢镰刀病原菌
除茎部水浸提液有抑制作用外,其它部位水浸提液均有促进作用。茎部水浸提液对大豆根腐
病原菌的促进效果最显著,最大促进率为52.8%:叶部水浸提液对水稻稻瘟病原菌的抑制作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
用最显著,最大抑制率为29.O%。
6.不同极性溶剂分离相中三氯甲烷分离相为最佳分离相,对黄瓜萌发和根长的{IC50分别
酯、哌嗪、酸、烯类物质。
关键词假苍耳;浸提液;化感作用;黄瓜;植物病原菌;化感物质
II
Abstract
ofIra
Studiesonthe Effects
Allelopathy
Xanthon Growth
ifolia
Organism
Abstract
use the of
Inthis False
article,we ragweed(Ivaxanthifolia)asob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双季稻主产空间分布变迁研究——以江西为例(1980-2009).pdf
- 中国北方马铃薯痣病菌融合群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pdf
- 中国对虾(peaeus chinensis)主要过敏原的鉴定及性质研究.pdf
- 中国小麦品种中叶锈基因的基因定位和等位性检测.pdf
- 中国大蒜遗传多性评价及大蒜辣素含量与蒜氨酸酶基因的关联分析.pdf
- 中国小麦品种()抗叶锈性鉴定以及cimmyt小麦saar的成株抗叶锈qtl分析.pdf
- 中国小麦花叶病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cp、crp蛋白的蛋核表达和抗血清制备.pdf
- 中国幽天牛亚科瘦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pdf
- 中国春小麦-粗羊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构建与分析.pdf
- 中国环境管理中众参与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