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不同生态型区小麦品质的差异及其生理基础.pdf

山东省不同生态型区小麦品质的差异及其生理基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不同生态型区小麦品质的差异及其生理基础

英文缩略表 ADP Adenosine diphosphorate腺苷二磷酸 ADPG Adenosine diphosphorategluco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 ADPG ADPGPPase pyrophoryla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rP Adenosine triphosphorate腺苷三磷酸 C.V. 变异系数 DTT 二硫苏糖醇 GBSS Granule-boundstarch synth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 GDH 谷氨酸脱氢酶 GM田 Glutenin macropolymer谷蛋白大聚合体 NR Nitrate reductase硝酸还原酶 WSC waters01uble carbonhydrate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PE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SD Standard error标准差 SDS 十二烷基磺酸钠 SS sucrose synthesis蔗糖合成酶 SSS S01ublestarch synthase游离态淀粉合成酶 UDpG Uridine diphosphorategluco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UGPG.PPa∞UDPG pyrophoryl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山东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品质的差异及其生理基础 摘要 通过1997吨000年度“小麦品质生态试验”、“灌浆期控温试验”、“灌浆期控光 试验”.分析了耔粒灌浆期光温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运用统计分析 的方法,探讨山东省不同地区小麦品质性状特点及其生理生态学基础.并初步对山 东省强筋小麦适宜种植地点进行了分类:瀚论如下: 1灌浆期光沮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箕生理基础 1.1籽粒灌浆前期25~30℃的温度、中期23~28℃、后期25~30℃的日最高 气温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氮素的吸收和向籽粒的分配.上述条件下,与支链淀 粉合成有关的游离态淀粉合成酶(sss)和与直链淀粉台成有关的束缚态淀粉合成酶 (GBss)活性较高,淀粉积累速率快,在两种淀粉组分中更有利于支链淀粉的积累. 提高了支,直链淀粉比例,有利于淀粉品质的提高:与氮素代谢关系密切的硝酸还原 酶(NR)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也较高。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了麦谷蛋白膊溶蛋白比例和GMP含量,从而提高加工品质。粒重、淀粉品质和蛋 白质品质的形成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基本一致. 1.2灌浆前期、中期、后期遮光条件下,光合物质生产均受到严重抑制。营养 器官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sss和GBss活性均降低,但支/直链淀粉比例升高. 有利于膨胀势和高峰粘度升高,淀粉品质得到改善;籽粒充实度变差。容重降低; 旗叶和籽粒腿及G眦活性均显著降低,植株的氯素积累量减少、向籽粒分配的比例 低;清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含量降低,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升高,但麦谷 蛋白升高的幅度大于醇溶蛋白,使麦谷蛋白与醇溶蛋白的比倒升高.GMP含量也升 高.灌浆期的遮光条件对改善品质有利,但以降低产量为代价。籽粒灌浆前期遮光 处理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大. 2生杏园子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2.1 土壤类型明显影响小麦品质.膨胀势、高峰粘度、沉降值、吸水率、面团 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和评价值等指标以棕壤较高,砂姜黑土次之,潮土 较低.褐士最低. 2.2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与沉降值、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 间、评价值呈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