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矿物固定化生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与降解研究.pdfVIP

粘土矿物固定化生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与降解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粘土矿物固定化生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与降解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粘土矿物固定化微牛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与降解效果。采用振 荡平衡法,研究了阿特拉津在粘土矿物上的吸附.解吸特性,运用红外光谱(FTIR) 技术分析其吸附机理;并利用粘土矿物特殊的层间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将筛选到 的阿特拉津降解菌固定;结合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观察附着在粘土矿物颗 粒上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应用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进行降解;通过分析载 体颗粒与固定化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载体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机理。研 究结果将为农田农药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土壤残留农药快速降解提供 新途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采用批量平衡实验,研究了纳米粘土矿物、原粘土矿物以及不同类型土壤对除草 剂阿特拉津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粘土矿物以及土壤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解吸 均能用Fr∞ndlich方程很好地拟合。随着溶液中阿特拉津浓度的增加,粘土矿物对阿 特拉津的吸附量增加;粘土矿物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纳米粘土矿物的吸附量显著 大于原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对阿特拉津吸附量大小顺序为:纳米Si02纳米蒙脱石 凹凸棒石蒙脱石Si02。粘土矿物对阿特拉津的解吸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吸 附的阿特拉津难以脱附。蒙脱石、纳米蒙脱石、Si02、纳米Si02以及凹凸棒石对阿 特拉津的平均解吸率分别为8.58%、23.28%、44.32%、20.03%、33.44%。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吸附量远小于粘土矿物,土壤类型不同,阿特拉津的吸附量 不同。土壤对阿特拉津吸附量大小顺序为:红壤砂姜黑土黄褐土。阿特拉津在土 壤中的吸附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红壤,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能力 较强。 2. 从农药厂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结合生理生化特性、环境扫描 电镜图片以及16SrDNA基因的相似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Ochrobactrumsp.。 该降解菌株在48h达到对数牛长期,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为47.08%。经过优化 培养基成分、改变培养条件和选择接种量后,菌种的生物量明显提高。当接种量为 4%时,菌种的牛长量最大,48 好,48h时OD600值达到2.79:采用6 g·Ld的甘油作碳源,培养基其他组分浓度为 h后加入4 普通培养基的2倍时,48h时OD600值达到3.50:培养24mL新鲜的培养 基,菌种的生长效果最佳,48 mL新鲜培养基时,菌种的生长效果最佳。 培养24h后加入4 3. 以粘土矿物为载体,采用吸附挂膜法对已筛选的阿特拉津降解菌株进行固定化, 并应用固定化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阿特拉津。结果表明:该阿特拉津降解菌在粘土矿 物上生长良好,48h达到对数生长期;接种降解菌能明显加快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 解速率,粘土矿物固定化微生物的降解效果要明显优于游离菌,粘土矿物粒径越小, 固定化微生物的降解效果越好,纳米粘土矿物固定化微生物的降解效果要好于原粘土 矿物。 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不同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 解速率不同。当投加同样菌体数量时,培养28d的砂姜黑土中,只投加游离菌处理, 阿特拉津降解率为42.47%;投加蒙脱石、纳米蒙脱石以及凹凸棒石固定化降解菌处理, 阿特拉津降解率分别为52.16%、63.97%、65.78%;而不投菌的对照,阿特拉滓降解 率仅为29.16%。对于黄褐土,只投加游离菌处理,阿特拉津降解率为46.19%;投加 蒙脱石、纳米蒙脱石以及凹凸棒石固定化降解菌,阿特拉津降解率分别为59.28%、 63.91%、65.16%:不投菌的对照,阿特拉滓降解率为30.63%。对于红壤,只投加游 离菌处理,阿特拉滓降解率为56.31%;投加蒙脱石、纳米蒙脱石以及凹凸棒石固定化 降解菌,阿特拉津降解率分别为68.03%、76.59%、72.09%:不投菌的对照,阿特拉 津降解率为41.47%。阿特拉津在红壤、砂姜黑土、黄褐土中的降解半衰期(tl/2)分 d、55.0 d、 d、49.1 d,投加纳米蒙脱石固定化降解菌后的半衰期则分别为16.3 别为36.9 25.3 d。 d、21.7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