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不同生类型氮素吸收利用与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pdf

水稻品种不同生类型氮素吸收利用与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水稻品种不同生类型氮素吸收利用与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

殷春渊: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氮素吸收利用与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 1 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氮素吸收利用与 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 研究生:殷春渊 导师:张洪程教授 戴其根教授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中文摘要 试验于2007.2009连续3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长江 中下游单季稻区有代表性的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 中熟晚粳5种生育类型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0(O)、低(150 kg,hm2)、 中(225 kg/hm2)和高(300kg/lun2)4种氮素施用水平,分别从产量、物 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等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在不同氮 素水平下精确定量施氮参数即是土壤基础供氮量、100kg籽粒吸氮量和氮肥 利用率的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分类评价,明确不同生育类型水 稻不同产量水平下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较适宜范围,以期为水稻大面积高 产定量施氮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产量随水稻熟期的延长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 加除中熟晚粳外均呈增加趋势,而中熟晚粳部分品种的产量表现为中氮 高氮低氮0氮趋势。不同氮素处理干物质积累特性进行比较,表现为随 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在不同生育类型间,各 氮素处理均表现为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早熟中 粳,即随着品种熟期的延长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呈增加趋势。 (2)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不同氮肥处理下植株氮素吸收特性表现为,随 施氮量的增加,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呈上升趋势;随品种生育 2 扬州大学博士论文 期的延长,植株吸氮量显著增加。如成熟期吸氮量,在无氮处理下,中熟 晚粳分别比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高24.2%、23.74%、 别高20.24%、11.66%、8.74%和0.69%。从植株吸氮量的差异百分比看出, 随着品种生育期的延长,类型问的差异逐渐减小。 (3)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对土壤基础供氮利用量表现为随品种生育期的延 长而增加。不施氮条件下100kg基础产量吸氮量不同生育类型表现为,早 熟中粳基础产量为5.24(4.37~6.06)t/hm2,100kg基础产量吸氮量为1.75 kg 基础产量吸氮量为1.73(1.17~1.82)kg,变幅较大;而在本地较适宜种植 的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3类型的100kg基础产量吸氮量的差异 较小,平均产量为5.97(4.87~6.58)t/hm2,100kg基础产量吸氮量为1.58 (1.50~1.63)kg,变幅较小相对较稳定,其参数值更易于生产上广泛应用。 (4)施氮区水稻lOOkg籽粒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氮处理显 著低于中、高氮处理,高氮处理明显高于中氮处理,而中氮和高氮处理下 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中氮水平下,早熟中粳,平均产量7.42t/hm2, t/hm2的为1.91 lOOkg籽粒吸氮量为2.08(1.92~2.23)kg,中熟中粳9.65 (1.9~1.92)埏;迟熟中粳9.88 9.89 t/hm2的为1.91(1.90~1.94)kg;中熟晚粳9.85t/hm2的为2.02(2.01~2.04) 蜒。由此可以看出,除早熟中粳和中熟晚粳值稍大外其它3种类型间的差 异相对较小,总体上表现为,平均为7.5t/hm2左右的产量,其lOOkg籽粒 吸氮量为1.86(1.85~1.87)kg,9 规律与中氮处理类似,平均为7.5t/hm2左右的产量,其lOOkg籽粒吸氮量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