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腐霉根腐病发生与根围
微生物动态变化关系及生防菌防病机理研究
摘要
针对新疆加工番茄根腐病发生严重、许多化学农药禁止在加工番茄上使用和
缺乏有效防治药剂的情况,本论文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新疆加工蕃茄
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采用纯培养法和免培养法等方法对不同发病程度植株
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作了分析;分离、筛选和鉴定了能够有效防治加工番茄根腐
病的生防菌,并对其中2个防效良好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了防病机理研究,为新疆
加工蕃茄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参考,本研究所获主要结论如下:
1.在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和分离了162个根腐病病样,获得了120株分离物,
其中腐霉菌分离物为93株,占总分离物的77.5%,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
另有29个分离物由于无法诱发出雄器和藏卵器而无法将其鉴定到种。 .
2.采用土壤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方法和技术,对健康、发病和死亡的加工
蕃茄根际土壤的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健康加工番茄有更多的细菌和
放线菌,而真菌数量相对于发病和死亡植株根际土壤的要少。同时脂肪酸分析和
微生物分子指纹图谱DGGE分析结果也表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有着更加复杂的微
生物种群结构和生物活性,更有利于保持番茄植株的健康,对不同发病程度加工
番茄根际土壤的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蔗糖酶以及纤维素酶活性
进行了分析,表明除纤维素酶活性外,植株健康程度与其他5种酶活性高低呈线
性相关,健康植株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发病和死亡植株的。从理论上证明了土壤
健康状况与加工蕃茄根腐病发生轻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3.采用稀释分离法从新疆各主要加工番茄产区土壤中分离到细菌842株和放
线菌187株,通过继代平皿对峙培养筛选到对瓜果腐霉、立枯丝核病菌(兄solani)、
番茄枯萎病菌(g.oxysporum
疫病菌(A
株,通过促芽、毓栽、小区和大ffl试验筛选到了2个能够有效防治加工番茄腐霉
根腐病的生防菌$37和$44,其不仅可以促进番茄种子发芽和促进番茄植株生物量
的增加,还可以促进番茄提前丌花和提前结果,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同时由于
它们是从新疆本土筛选获得,能够适应新疆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对这2株生防
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测定,均被鉴定为是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4.采用植物生理生化、土壤生物学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等方法与技术对生防菌
$37和$44防治根腐病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证明生防菌能够保持种子活力,
促进种子提前发芽,同时能够诱导植株与抗病性有关的酶,如多酚氧化酶、过氧
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提高。将生防菌拌种和采用随水滴施到加工番茄
根部后,滴施2次可以达到最佳防病效果,能够显著增加加工番茄根际土壤中磷
酸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蔗糖酶以及纤维素酶活性,提高微生物生物
量碳、氮和磷的量以及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但滴施3次后防病效果有所下降,同
时出现土壤活力和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下降。对照化学农药甲霜灵虽然也有较好的
防病效果,但会降低土壤中酶活,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微生物种群多样性,造成土
壤质量下降。该生防菌起到了调节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提高土壤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加工番茄 腐霉 根腐病 生防细菌 健康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 滴
灌 诱导抗病性 .
11
rot withmicrobial
Relationsof rootoftomato
Pythium
of
communitiesofthe andcontrolmechanism
rhizosphere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添加剂存在下餐垃圾厌氧发酵产氢条件优化研究.pdf
- 淹水胁迫下氮磷施肥对两种丁香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pdf
- 渍害对冬小麦—玉米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氮素调控.pdf
- 渗氮和热处理对还原no的活性影响及机理研究.pdf
- 清河镇居民点土利用优化布局研究.pdf
- 温室菜田施氮损的双氰胺控制效应规律研究.pdf
- 游离脂肪酸对啤老化的影响与控制.pdf
- 湖北省十字花科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pdf
- 温度、高效氯氰酯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捕食功能及体内hsps的表达水平影响.pdf
- 湛江红树林滩涂线菌的分离鉴定.pdf
- 猪粪中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方法的研究.pdf
- 狭鳕鱼皮胶原蛋特性及其性能改造.pdf
- 玉米c<4>途径关键酶(pepc、ppdk)基因的克隆及pepc基因对小麦的遗传转化.pdf
- 猪肉安全控制与追溯系统的研究.pdf
- 玉米hd-zi转录因子家族抗旱相关基因的鉴定及znyihdzlo功能分析.pdf
- 玉米不同温热比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pdf
- 玉米rubiso活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pdf
- 玉米两个相关flt;,2∶3>群体秸秆产量和品质性状qtl分析及遗传相关研究.pdf
- 玉米产量及株型状qtl定位与遗传基础研究.pdf
- 玉米低硝酸盐响microrna及靶基因鉴定与验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