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风光”主题阅读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风光”主题阅读训练.doc

“自然风光”主题阅读训练   神秀天台山   文/王剑冰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这是谁说的?是“诗仙”李白。李白对一座山竟然有如此向往之情,可见这山的不一般。果然就看到了太白读书堂旧址,李白果然在天台山结庐而住,满足而去。还有一个人喜欢天台山,那就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走的地方可谓多矣,什么好景没有见过?可是徐霞客三上天台山,住了20多天,并写下两篇感悟,而且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只要打开此书,就打开了天台山的风光。说天台山好的,还不光是他们两个,有312位唐朝诗人都来过。312位?我数都数不过来,天台山却记住了。王羲之、朱熹、康有为等历朝大家,也是慕其名而登其山,走一遭才舒服。巧的是这里还是济公的故里,济公出生在这里没的说,他不出生在天台山又该出生在哪里呢?这就给天台山留下了许多的得意,因而天台山就说了,俺这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地,佛教南宗的发源地。江南四大名山之首还没说呢。这样一来,天台山怎能不拽着我的脚步匆匆而来?我一来就来了三次。这么说,我与徐霞客来的次数一样,说起来心里就滋润。三上天台山,要说感受得够多了吧,可是一直也写不出一篇文字。我的话语一到这里就磕绊住了,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看到老至隋朝的塔和依然开放的隋朝的梅,老得苍茫一片。我看见山下田野里一片片紫云英红红紫紫。我看到朱元璋未做皇帝时讨饭来过的地方,不知是真是假。我看见山上跑着的小狗牛,这独有的景象分外有趣。我看见泛着红色的赤城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掩赤城”说的就是它,赤城山是天台的标志。我看见济公故里满墙满院都五彩缤纷,那是为济公开的花。夜晚住在国清寺,一夜安静得让我醒了几次,我还真享受不了这天仙居。早晨一睁眼就打开了阳台门,哎呀,那个云雾,怎么就在我的周围缠绕着?一层没有一层有的,双手托,单手抓,丝绸一般油滑、凉爽,呼吸一口,全然进到了肺里。忽而头顶一声鸟叫,把所有的静都叫破了,随之而来的是百鸟朝凤,凤就是天台山,天台山上朝了。国清寺,建的真是地方。天台山上的石梁,此刻正排山倒海,谁要是从石梁上走过,就会看到千山万壑都变成了一股水,从那石梁下奔涌而出。是谁说泰山雄秀,峨眉魁秀,华山险秀,天台神秀?这个“神”字,信然。    两个打伞的女孩走上了弯弯的古桥,雾气中顶出两个“个”字。国清寺的溪水里,几片红叶从上游游下来,沾染点佛气又向下游游去。其中一枚叶子被一个光脚的女孩捡起来,将那佛气装进了口袋里。在国清寺里轻走,吃着国清寺的斋饭,喝着天台山的清茶,让你觉得周身都沾染了仙气。    沿着山路一路逶迤,越往上越难行,不是因为路,是因为云雾,云雾将整个山都罩住了,车子在罩子里小心。最后弃车而行,就看见了徐霞客上山的故道,不免为徐霞客感叹,老徐为的是什么,整日里翻山越岭,专走艰难。老徐这才是境界。那条故道好陡险,爬上去别说话,只顾喘气了。爬上去就见了一棵棵弯腰拉胯的树,妖魔一般在云雾间舞动,问了才知道,都是些古茶树,古老得成了这般模样。棵棵都似象形文字。像什么呢?像天台山的云雾,干脆说吧,那就是天台山云雾的风骨。我在一根根风骨中冷得发抖,而我的周围竟然都是茶林,海一般汹涌澎湃,我甚至相信,那些云雾是因为这汹涌澎湃而起的。不不,我马上又有了发现,参差不齐、千差万别的山峰,在更远的地方汹涌澎湃,啊,不起云雾才怪!云雾“咕嘟嘟”地冒着,你不知道从哪里冒着,风挑起来,这里轻,那里浓,最后风也没有办法,就让一场细雨来,细雨没有将云雾打散,反倒将我们一行打得向下跑去。就又想起徐霞客,想起李白,想起那312位诗人,最后我们都成了癫狂的济公。    (选自2014年10月31日《文艺报》)    【技法一赏】    巧联先贤,有序写景。文章主要记叙了一次游览天台山的情形,描述了旅途所见的自然风光。记叙时,作者始终将天台山与曾经到此的徐霞客、李白等古代明贤及自己联系在一起,既凸显了天台山的神奇秀美,也体现出了作者的情趣,实在是耐人寻味。    【跟踪演练】    1.感知内容。本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在天台山的哪两处见到的景物?天台山景物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的是文章主要内容和对写作思路的把握。本文就是按照自己的行踪进行描写的,根据内容,可以判断出作者写景的观察点及景物的突出特点。    2.技法理解。文章大量例举李白、徐霞客、济公等历史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