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大豆蚜aphis glycines)的种群动态及其主要天敌控制能力的研究.pdf

华北地区大豆蚜aphis glycines)的种群动态及其主要天敌控制能力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北地区大豆蚜aphis glycines)的种群动态及其主要天敌控制能力的研究

摘要 大豆蚜是大豆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大豆蚜体黄色或黄绿色,有两个黑色的腹 管使它很容易与其它在大豆上为害的蚜虫区别开。试验包括田间和室内两部分,田 间试验包括田问无设施调查和田间设施调查;室内试验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内完成, 包括龟纹瓢虫对大豆蚜的功能反应试验和龟纹瓢虫对大豆蚜的密度干扰试验。 大豆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的田间调查于2003年和2004年夏季在中国农业科学 院廊坊中试基地(116.4疆:39.30N)进行。调查显示,大豆蚜从7月初大豆幼苗期及开 始入侵夏播大豆田,大约两周后蚜虫密度迅速上升。在2003年7月17日和21904 年7月28日,大豆蚜种群密度达到第一次高峰分别达到401.3±79头110株和 375.15±30头,10株。高峰之后种群密度迅速下降到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虽然于 2003年7月末和2004年8月中大豆蚜种群密度又达到了第二次高峰,但自第一次 高峰后自然天敌已能明显控制大豆蚜种群密度的上升。 sp)、蚜虫蚜蝇跳 大豆蚜的主要天敌包括寄生性天敌宽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小蜂(Syrphophagusaphidivorus)、大豆蚜茧蜂(Trioxys、黄足小蜂 glycines) (却helinussp),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Propylaea septempunctata)、中华草蛉(Chrysopa similes)、黑食蚜盲蝽(Epistrophe 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天敌对大豆蚜种群表现出了明显的跟随效应。 2003年在田间设施试验中,小网眼笼网处理中大豆蚜的种群密度是大网限处理 的2倍,对照的4倍。2004年小网眼笼网处理中大豆蚜的种群密度是中等网眼处理 的2.4倍,是大网眼的8倍,对照的75倍。试验说明自然天敌在控制大豆蚜种群密 度中的作用,同时数据显示自然天敌中寄生性天敌的控制能力)大型捕食性天敌) 小型捕食性天敌。 在龟纹瓢虫对大豆蚜的功能反应试验中,大豆蚜用大豆叶饲喂。试验在温度为 期的龟纹瓢虫在大豆蚜密度一定的条件下4龄幼虫的捕食量最大,其次是成虫,3 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同一龄期的龟纹瓢虫的日捕食量随大豆蚜密度的上升 at(T—ThNa)】})进行了模拟。龟纹瓢虫的密度干扰效应明显,在大豆蚜密度一定的条 件下龟纹瓢虫龟纹瓢虫的日捕食量随自身密度的上升而下降,不同龄期的龟纹瓢虫 的日捕食量与自身密度之间的关系用Watt(1959)方程(A=aP’b).进行了模拟。 生规律和天敌的控制能力,制定和实施大豆蚜的可持续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等提供了 重要依据,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关键词:大豆蚜;天敌;种群动态;龟纹瓢虫:功能反应;密度干扰效应 in Studiesonthe northern PopulationdynamicsofAph/sglycines Chinaand effectofitsmainnaturalenemies controlling insectand control Agriculturalpest JinMiaoGuoxunLi Wu Kongming AbstractThe isone ofthemost insectof soybcanaphid important isa or twodistinct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