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八章财政学.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八章财政学.ppt

(2)高等教育是职业技能教育无外部性 2 从形式上分类: 明补----列财政支出的补贴。 暗补-----通过财政收入 2、对供给的影响----补贴给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供给。 二、财政补贴支出p145 (一)、财政补贴的概念 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能够改变生产要素或产品相对价格的无偿支出。 (二)、财政补贴的分类 1 从内容上分类: 企业政策性补贴、单位补贴、财政贴息、其他补贴。 (三)、财政补贴的作用 1、纠正外部正效应------(通过补助将外部正效应转为内部效应) 2、扶持弱势产业------ 粮食—价格弹性小、供给受时间土地限制,庞大的人口规模—粮食安全。 3、实施公平—— 政府补助低收入家庭,实施公平政策。 (四)补贴的经济效应 1、对需求的影响---补贴给消费者刺激需求,拉动供给。 3、对公平和稳定的影响---- 补贴给低收入者,实施公平政策。 补贴给亏损企业,保障就业。 补贴给农业,保障市场稳定和农民的利益。 练习题 [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财政补贴 思考题 1、论述国防支出规模的决定。 2、财政投资支出的领域是什么?为什么? 3、社会保障的内容? 4、论述财政提供教育和卫生支出的理由和结构?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具体操作办法:省财政厅、教育厅、扶贫办等部门以县(市、区)为单位确定并下达免收控制数,根据省下达的控制数,以当地人均年纯收人为主要依据,由家长提出申请,村、镇、县层层核实,并登记造册上报省,由省教育厅印制和发出全省统一的学生书杂费免费证书,学生凭证书办理人学手续。省财政厅、教育厅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学生免费证书数量核定专项补助金额,联合拨付到各县(市、区)教育局补给相应的学校。免费证书数和免收额每年一核。 北京市也推出类似办法。从2002年9月1日起,北京将有约6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免交杂费。它意味着在北京109万名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中将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这是北京市自1986年起实施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后,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又一重大举措。 列入免交杂费范围的是北京10个远郊区县接受义务教育及近郊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接受义务教育并在公立中小学就读的学生。按照目前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交纳杂费的标准计算,小学全年的费用为160元,初中为260元。为保证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今年下半年,北京市政府将增加6000万元公共财政支出,明年则将投人1.2亿元。 浙江省宁波市市长办公会议全票通过的《宁波市对经济欠发达乡(镇)教育扶持实施暂行办法》规定,从2002年秋季开始,宁波对该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初中生、小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助”政策,免收这些地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杂费和住宿费,同时对这些地区部分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进行补助。 目前,宁波小学阶段学生每人每学期杂费为90元,住宿费100元,代管费420元。中学阶段杂费为170元,住宿费150元,代管费560元。宁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地区包括14个经济欠发达乡镇,6个片区,约占全市人口的6%,学生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5%。这项政策将使所在乡镇、片区152所初中、小学的3. 37万名在校学生受益,其中住宿学生8000多名。这一政策意味着宁波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同时也在全国率先走出了免费义务教育的第一步。 (资料来源:刘虹:“广东:77万穷村娃,上学去吧!”,载《羊城晚报》2001年8月17日,丰捷:“北京60万学生将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18日,董碧水:“宁波分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载《中国青年报》2002年7月22日。收入本书时作了改写。) 思考提示 1、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2、义务教育的外部性 3、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摊与收益分析 中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于上海。上海在迅速崛起之时,也带来了困惑和无奈。有一批人开始挣扎在贫困线上,为一日三餐的吃、穿、住发愁。情况反映到市政府后,各有关部门先后提高了死亡职工遗属补助的标准;调整了16类社会救济对象、10种社会救济标准。但这种“零打碎敲”的作法仍然解决不了问题。 1993年4月,上海决定建立“两条线”:一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其标准为月人均120元;二是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人均210元。1993年6月1日实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