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5,48(20):4100-4110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20.011
AquaCrop模型对旱区冬小麦抗旱灌溉的模拟研究
1,2,3 2,3 2,3 1 2,3
滕晓伟 ,董燕生 ,沈家晓 ,孟鲁闽 ,冯海宽
1 2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 710054 ;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
3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 )
摘要:【目的】根据干旱情况及时采取灌溉措施,对旱区抗旱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大田
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AquaCrop模型在旱区的适用性及干旱年份抗旱灌溉模拟,为实现抗旱保产提供依据。
【方法】于 2012—2014 年,在旱区陕西杨凌及杨凌周边区域进行冬小麦大田试验,采用 2013—2014 年揉谷试验
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参数调试,采用 2012—2013 年揉谷试验区和 2013—2014 年武功试验区的冬小麦
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从而获得AquaCrop模型在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的模型参数。模型参数包括影响冠层生
长的冠层增长系数、冠层衰老系数和最大冠层覆盖度,影响生物量积累的水分生产力,影响产量形成的参考收获
指数等。然后根据调查的干旱年份2012—2013年的灌溉情况制定出4种灌溉情景,并利用参数本地化后的AquaCrop
模型模拟2012—2013年4种灌溉情景对冬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得出最优灌溉策略。最后比较
2012—2013 年揉谷试验区、2013—2014 年揉谷试验区和武功试验区冬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结果】在冬小
麦冠层覆盖度方面,AquaCrop 模型模拟的冠层覆盖度和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 2
R )与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
为0.464和8.0%。在冬小麦生物量模拟方面,AquaCrop模型模拟的生物量和实测值之间的 2
R 和RMSE分别为0.889
和1.622 t·hm-2 -2
。在冬小麦产量模拟方面,AquaCrop模型模拟的产量与实测产量之间的RMSE为0.377 t·hm 。2013
年为干旱年份,在播种后第77 天进行冬灌并且在播种后第172天的拔节期再进行灌溉的两种情景获得最大的生物
量;在播种后第77天进行冬灌、播种后第172天拔节期和播种后第200 天抽穗期再分别灌溉,小麦产量最高,达
到 6.451 t·hm-2 。2012—2013 年揉谷试验区、2013—2014 年揉谷试验区和武功试验区冬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分别为1.84、1.69和1.82 kg·m-3 。【结论】AquaCrop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旱区冬小麦的生物量和产量,并且AquaCrop
模型模拟的干旱年份下不同灌溉策略的生物量和产量,基本可以说明不同灌溉时间和灌溉次数对冬小麦最终产量
的影响。同时说明2012—2013 年增加的2次灌溉使干旱年份冬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超过正常年份。以上研究
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说明 AquaCrop 模型可以为旱区抗旱保产提供依据。AquaCrop 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肉脐橙’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pdf
- ‘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红皮砂梨果实的着色生理.pdf
- ‘星都1号’和‘星都2号’草莓及其亲本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分析.pdf
- 1BL_1RS小麦的分子和细胞学鉴定及黏类CMS育性恢复区域分布的分析.pdf
- 2D-DIGE技术研究自交不亲和杏品种‘新世纪’花柱表达蛋白.pdf
- 3个紫花苜蓿乙烯应答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pdf
- 3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比较.pdf
- 3种甜樱桃病毒PNRSV、PDV及LChV-2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pdf
- 3种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和解吸研究.pdf
- 4种旱作谷类作物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pdf
- Arkadia和UCH37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TGF-β1_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pdf
- AtIPS1与细胞程序化死亡相关蛋白ATXR5_6的相互作用.pdf
- A型流感病毒中国分离株PB1-F2基因进化分析.pdf
- Bacillus subtilis fmbj与2-脱氧葡萄糖协同作用Rhizopus stolonifer的生物防治效果.pdf
- Bacillus subtilis fmbR抗菌物质的分离和鉴定.pdf
- Balb_c小鼠新孢子虫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在其体内发育过程的研究.pdf
- b-Boule基因5′调控序列的克隆与睾丸组织DMR甲基化分析.pdf
- BcA9启动子调控的反义BcMF12对白菜基因沉默的效果.pdf
- BNS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及其温光特性.pdf
- BTH、SA和SiO2处理对甜瓜幼苗白粉病抗性及叶片HRGP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