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硕士论文口试答辩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 附件一、文獻回顧(2) 研究者 定義 劉大和 (2003) 文化性與經濟性,形式可能是物質的文化商品或非物質的文化服務。 劉維公 (2003) 從創作、生產、流通到消費者的完整產業體系;台灣經濟的啟蒙運動;生活品質的產業。 吳思華 (2004) 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總和。 經濟部 (2005) 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行業。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創意生活產業的研究 附件二、文獻回顧(1) 研究者 定義 經濟部 (2003) 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供具有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之產業。 經濟部 (2005) 深度體驗就是「服務」與「活動」 高質美感就是「產品」與「場所」 發展模式:「傳統事業轉型」、「核心事業延伸型」、「特有文化匯集型」、「主題創意型」等類別。 體驗類別:為「自然生態體驗」、「特定文物體驗」、「傢飾時尚體驗」、「餐飲文化體驗」、「工藝文化體驗」與「生活教育體驗」。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創意生活產業的研究 附件二、文獻回顧(2) 研究者 定義 許士軍 (2005) …目前仍處於一種萌芽階段。…是不能適用人們多年來所採取的產業分類標準…跨越這些產業界限…,必須表現某種特色、風格和價值,提供人們一種整體的體驗和感受,真正價值。 劉維公 (2005) 1.台灣經濟的啟蒙運動:跨界的產業活動不是特例,而是已成為常態。 2.生活品質的產業:帶動生活品質與美感體驗的提升。 3.未來的消費力的產業:新經濟時代強調的是消費者的創造力,亦即:消費者透過消費活動或物件創造意義、體驗、身份認同的能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創意生活產業的研究 附件二、文獻回顧(3) 研究者 定義 詹偉雄 (2005) 基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想要一種別的地方沒有的體驗。真正的生產者是「消費者」,企業透過服務、活動、產品、場所,引發消費者的創作力,消費者參與創作過程,消費者創造了產品的真正價值,也創造了對生活的體驗。 蘇錦夥 (2005) 台灣創意生活產業的發展,就是產業文化化與文化產業化的趨勢。不論是那一種形態,創意生活產業最終都是能觸探到生活心靈層次的感動,進而與消費者產生心靈美學的互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創意生活產業的研究 附件二、文獻回顧(4) 研究者 定義 周能傳 (2005) 跨領域的創意生活產業已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這也是國內企業較擅長的部份:不必講求完全的創新,而是創意的延伸或組合,即可提升經營的附加價值,開拓內需市場。 李仁芳 (2005) 蘊含了人民世代的生活記憶,其發展不只促進了常民生活的甜度與幸福感,更是國家隱形競爭力的終極來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體驗 Experience 附件三、文獻回顧(1) 基本溫飽 物質豐饒 美感體驗 方便舒適 (腳) (手) (腦) (心) 人力、土地 資本、設備 行銷、科技 文化、創意 產出 投入 農業經濟 工業經濟 服務經濟 體驗經濟 資料來源:B. Joseph Pine II and James H.Gilmore,1999及本研究整理 * 體驗 附件三、文獻回顧(2) PineII and Gilmore(1999): 1.體驗是第四代的經濟模式。 2.當一家公司有意識地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使消費者融入其中—體驗就出現了。這些體驗充滿情感,且創造自消費者心中,具有難忘的價值。 3.農產品是加工的、商品是有實體的、服務是無形的、而體驗是難忘的。  4.體驗經濟模型: 娛樂的entertainment、教育的education、審美的esthetic、逃避現實的escapist。 * 體驗 附件三、文獻回顧(3) Bernd H. Schmitt(1999):  1.體驗是發生於對某些刺激回應的個別事件,通常是由事件的直接觀察或參與造成的,無論事件是真實的、夢幻的、或是虛擬的。  2.體驗行銷是基於個別顧客經由觀察或參與事件後,  感受某些刺激而誘發動機,產生思維認同或消費行為,   而增加產品價值。 3.體驗行銷有可分為五種形式:  感官、情感、思考、行動與關聯行銷(包含感官、情  感、思考與行動行銷等層面,目的在於結合個人體驗,  讓個人有自我改進的渴望,讓個人與一個廣泛的社會系  統產生關連,進一步造成強而有力的社群。) * 體驗 附件三、文獻回顧(4) Lewis P. Carbone (2004): 「體驗」指得是人們對產品、服務和企業所形成的「會留在顧客心中的印象」,這是人們將各種感官資訊組織在一起的感受。 Holbrook and Hirschman(1982):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