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18):3773-3781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2.18.010
荆江地区湿地与稻田有机碳、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的比较
1,2 1,3 1 1 1 1 1 1
靳振江 ,邰继承 ,潘根兴 ,李恋卿 ,宋祥云 ,谢 添 ,刘晓雨 ,王 丹
1 2 3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210095 ;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42 )
摘要:【目的】通过湖北荆江地区湿地与稻田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比较分析,研究在人
为培育下水稻土有机碳与微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湖北荆江地区采集代表性河流湿地和稻田耕层(0—
20 cm)土壤样本,用硫酸-重铬酸钾消煮法和氯仿熏蒸-硫酸钾提取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用稀释
平板菌落计数法和 PCR-DGGE 研究微生物区系数量和群落结构多样性,并配合比色法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湿
地在长期种植水稻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5.42%,全氮和碱解氮也大幅度升高。而且,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
了180%。尽管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自生固氮菌的丰度与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均未发生分异,但是稻田土壤蔗糖酶、
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比湿地分别提高了 89%、70%和 72%。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归一化的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碳呈
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人为定向培育下,荆江地区水稻土有机碳含量明显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与酶活性也
显著增强,同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可以作为稻田土壤有机质功能变化的指示指标。
关键词:湿地;稻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多样性;DGGE;土壤酶;土壤功能
Comparis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Enzyme Activity of Wetlands and Rice Paddies in Jingjiang
Area of Hubei, China
1,2 1,3 1 1 1 1
JIN Zhen-jiang , TAI Ji-cheng , PAN Gen-xing , LI Lian-qing , SONG Xiang-yun , XIE Tian ,
LIU Xiao-yu1, WANG Dan1
1 2
( Institute of Resources,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Guilin University of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水稻生产30年地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 江苏沿江地区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调查.pdf
- 降解菌DDS-1产3-AC-DON氧化酶的酶学特性.pdf
- 降水变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pdf
- 降铜对植酸酶在断奶仔猪饲粮中应用的影响.pdf
- 酱肉中β-咔啉harman和norharman来源的研究.pdf
- 胶质类芽孢杆菌与慢生大豆根瘤菌复合接种效果评价.pdf
- 酵母异源互补法鉴定MbNramp1基因的功能.pdf
- 接种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遗传工程菌株LMG101对大豆的增产效应.pdf
- 接种根瘤菌和遮光对大豆固氮和光合作用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