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的班规建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班规建设.doc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班规建设   【案例】   近日,笔者因课题研究需要到一所重点小学调研,在对样本班级进行现场情境记录时,发现了一则张贴在教室显要位置的班规,读来令人瞠目结舌、哭笑不得。特将内容实录如下:   六(二)班法律条例   奖:老师表扬5次记红花一朵,期末前3名参加快乐游一天。   罚:   1.早读迟到,中午补读20分钟,做起蹲50个;   2.值日迟到,罚起蹲100个,没参加罚一周,做起蹲150个,值日打闹罚起蹲100个;   3.违犯一节课堂纪律2次,起蹲200个(任何一门课);   4.乱写乱画黑板,赔粉笔2盒;损坏公物按价赔偿;   5.课间违犯追逐、打闹,罚起蹲150个,或做俯卧撑25个;   6.令班流动红旗失分,做150个起蹲,隔离2天;   7.午间吵闹,停止在校吃饭;   8.两操不认真,提醒2次,罚起蹲150个,体育课迟到罚蛙跳50个;   9.乱丢垃圾,座位有纸屑,提醒1次后,罚捡全校垃圾;   10.讲不文明语言,不礼貌语言,罚洗五楼男女厕所;   11.不交作业须及时补交,否则罚起蹲150个;   12.乱涂乱画他人物品,照价赔偿,并罚起蹲150个。   【分析】   何为班规?李镇西认为,“班规是指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相关守则、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则言,班规是本校学生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共同约定的行为规范。可见,班规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学校制度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班规会因各地、各校实际情况不一样而在内容上显示出差别。然而,从班规的约束对象、政策依据、内容区分度等方面来说,好的班规应体现出尊重儿童、倡导自由等等方面的合规范和统一性。班规中不是不能有惩罚的要素,但一定要体现出教育性和和针对性,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和身体,更不能成为控制儿童的“笞杖”。   从这些方面来说,上述班规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形式上看,上述“班规”不是班规,且被冠以“法律条例”的名头,一看即让人心惊。尽管小学班规是依据《小学生守则》来制定,有一定的契约性和强制性,但还远谈不上具有法律效力。也许班规制定者用“法律条例”四字来指代班规,只是为了适度夸张,以增强其震慑效果。对此,我们自然不必过于较真,但其中折射出的强力控制思想,却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其次,从内容上看,上述“班规”有几个重点:一是指标量化做得“绝”。对每一种犯错模式的干预和纠正都量化到具体的数字,包括时限、频次、数量等,数字清晰明确,极富操作性。二是“长记性”和“长身体”结合得紧。先有人性化的提醒,再有标准化的惩戒,动辄100多个的起蹲,绝对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和高难度的任务。长此以往,何愁学生不引以为戒,乃至绝不再犯?三是充分发挥了经济杠杆的作用。“赔粉笔”“照价赔偿”“停止在校吃饭”,这都是经济制裁。尽管现在的孩子大都不差钱,但对于天生好动好奇、喜欢随手涂鸦的小学生来讲,动不动就挨罚恐怕也是难以消受得起的。   最后再来看看整体。通篇规定除了开头一句涉及“奖”之外,全是“罚”,完全是一种负面清单式的以罚代管模式。众所周知,小学生自控力弱,行为习惯多有反复,如此规定,一天下来难免要犯几次“法”,服上几百个起蹲的“刑”。长此以往,身体哪吃得消呢?没办法,只好当个乖乖仔:上课时,睁着大眼看黑板,目不斜视正襟危坐;下课后,轻手轻脚软言软语“不逾矩”;作业即便拼死也做不完,那也要请父母代劳高质量准时完成;参加劳动卯足劲洒扫抹擦挥汗如雨脏活累活抢着干,只要能有“表现”的机会就绝不落下,誓死拿到那五朵小红花!如此状态下,孩子们的脑袋除了“法律条例”恐怕也装不进别的东西了,孩子天性中应有的无畏试错、勇于创造的精灵再也找不回来了。只是,最后那些能有幸参加快乐游的“守法班民”,怕也是已经身心俱疲了。   【反思】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方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班规作为班级管理的显性条文,有助于班级管理正规化、简易化,可以促使班级管理走上“法治”的轨道。班规的指向是班级建设愿景,不仅要展现出制度的刚性,也要体现出管理的人性;它不应是冰冷的禁令,而应是温暖的引导。新时代的班规,应该体现出“德治”和“法治”的统一。   首先,在制定目的上,班规要实现规范学生行为、实现班级愿景、营造班级文化、涵养学生品德的统一。班规不应成为套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而应是激励学生齐心奋斗的“大同书”。上述案例中的班规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班级愿景,只有功利化的服从补偿;没有对学生心灵、品德的关注,只有对行为的限定和身体的惩罚。这种班规体现的是一种奴役性的禁锢文化,而不是一种发展性的自由文化。当学生在全班面前接受体罚时,学生的自尊心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