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温庭筠词作的情感表现方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温庭筠词作的情感表现方式.doc

论温庭筠词作的情感表现方式    内容摘要:温庭筠是花间词的鼻祖,关于温词的研究成果非常宏富。温词代表了花间词的总体风格,又有其独特的景观。比如词中有画的艺术境界、色彩协调搭配所带来的动态感、精致意象的细腻表达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关键词:美丽的哀愁 画面感 细腻 不滥情    一、花间词的总体风格以及温庭筠其人    谈到温词,就不能不引出《花间集》,温庭筠是花间鼻祖,《词坛丛话》言道:“有唐一代,太白、子同,千古纲领。乐天、梦得,声调渐开。终唐之世,无出飞卿右者,当为花间之冠。”    《花间集》的词作又有什么风格呢?《花间集叙》言道:“ 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銮歌。响遏行云,字字而偏谐凤律。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有唐以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在明皇朝,则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四首。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为绝唱,乃命之为花间集。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从这段引文中不难看出,花间集所选的文人词,普遍有一种绮丽的风格,但又不同于南朝的绮靡风格。它追求的,是文人绮丽的雅兴。那么,温庭筠又何以成为花间鼻祖了呢?当然和《花间集》选词者的追求有关,上面引文即是明证。    温庭筠本人也具有一些别样的特质,《旧唐书》里这样说道:“(温庭筠)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h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咸通中,失意归江东,路由庆陵,心怨令?在位时不为成名。既至,与新近少年狂游狭邪,久不刺谒。又乞索于杨子院,醉而犯夜,为虞侯所击,败面折齿,方还扬州诉之。令狐?捕虞侯治之,极言庭筠狭邪丑迹,乃两释之。自是污行闻于京师。……”    在《新唐书》、《唐才子传》里,也有类似的记述。无论其真实程度有多少,至少可以知道温庭筠是一个性情放荡不羁、不拘小节、有几分轻狂气的人。他沉醉在自己的游乐之中,根本不管所谓人情世故,有的就是自己那不容于世的个性――几分狷狂、几分轻薄,却也不失为真性。    二、温词的具体特点    温庭筠的词当然不是抒发个人情致的,但体现的却是他个人的艺术追求。他的词基本着眼于女性形象,她们的身份不外乎贵妇和宫女两种。温词为她们抒发思情、闺怨。在本文开头我已说过他的笔调是不“滥情”的,这些女子,形象是再美不过的,她们的情感,也同样美丽动听。这种外在的形象和深藏的情感,构成了温词总体的艺术倾向。    (一)“词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这从以下两首词中可看出一斑:   菩萨蛮(其二)    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洒泉子(其二)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红。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这两首词虽各有分别,但都有一种纤而雅、浓而丽的风格,情融于景,含而不露,若有若无,让读者自去猜测。第一首,起句颇玲珑剔透,下一句则转入浓丽,紧接着视线由闺房走向户外,展示了一种扩大渺远的境界。在这里,情感分外含蓄,只是“雁飞残月天”一句稍微有了一些思情,雁去秋来,逐渐拢上,残月这个常见意象,总也离不开浅浅的闺思。于是顺其自然地引出下片之秋思。一句“藕丝秋色浅”与“人胜参差剪”两相对照,“藕白之衣裙,有如染上淡淡之秋色”,“人胜”是戴在人日这天的饰物,“参差剪”,形容裁剪得错落有致。这两句以极为细腻的笔调道出女子的心事,是那种淡淡的情愁。最后两句道出女子的面貌和举止。女子面色如花,红润鲜妍,双鬓的乌黑和脸颊的红润互为映衬,更显得可爱温婉。“玉钗头上风”,是说女子行走时头上玉钗随之遥动,好像生风一般,极具灵动之姿。这首词先从女子闺房写起,逐渐走出室外,因此画面相当有动感。下片写人极为细腻,如工笔描摹一般,显示出温词表情达意的细腻而不琐碎,每一句都是一幅画,将情感绮丽地道出。    (二)色彩协调搭配所带来的动态感    温词的画面感极为强烈,色彩的搭配也分外协调。每一句皆成画,每张画又连成一整幅画,故而没有零乱之感,每个因素都是有机构成的。在色彩上,每首词所用之色浓淡相交,没有单色调的。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对整首词的表情达意极为重要,失去了这点,就不能说是温词,而只剩下了空空的情感。如他的:   《更漏子(其六)》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