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D―R模型理论视角下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doc
JD―R模型理论视角下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
【摘 要】基于JD-R模型理论的角度分析,工作要求过高、工作资源缺乏是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要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一方面要通过调整工作要求,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活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工作资源,促进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关键词】JD-R模型理论 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06-03
研究表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在助人和服务职业中,由于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往往过于执着生活和工作的理想方式,当无法获得期望的美好时则会产生疲倦感。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高校辅导员属于典型的助人职业。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业指导问题、恋爱问题、网络对大学生的冲击问题、贫困生的资助问题等,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内容和挑战,辅导员不仅要从事思想教育,还同时从事日常管理、心理辅导、学习引导、就业指导等工作,所以在生理和心理上高校辅导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此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值得关注。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和JD-R模型的理论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及表现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辅导员个体在长期压力下,因不能及时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或不能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表现有三个维度:一是情绪衰竭,表现为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工作丧失热情、缺乏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产生冷漠和悲观。二是去人性化,表现为在工作过程中变得没有耐性,对学生抱消极态度,有意减少与学生的联系,进课堂和宿舍的次数减少,与学生谈话的时间越来越少,拒绝了解学生。三是个人成就感降低,表现为辅导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自己从职业中获取的成就感较少。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不利于辅导员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工作效率以及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还同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JD-R模型理论的内涵
JD-R模型是“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简称,是2001年Demerouti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已经在各种职业中验证了该模型的普适性。该模型的核心假设是:任何职业都有其特定的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但无论这些因素是什么,都可以归为两大类: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而根据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研究者检验了工作要求、工作资源与倦怠三维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要求与情感衰竭存在高相关,而工作资源缺乏与去人格化、低效能感存在高相关。基于这个结果,研究者提出职业倦怠的形成过程存在两个潜在的心理过程:第一,长期的工作要求可能导致情感衰竭;第二,工作资源的缺乏对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将产生决定性影响,从而导致去人格化和自我效能感降低(见“JD-R与职业倦怠的三维度模型图”)。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一)工作要求过高引起过度疲劳,进而导致情感衰竭
1.工作超负荷。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手续办理,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疏导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从课堂教育到宿舍管理,从学生个人问题的解决到班集体建设,从文明礼貌督查到安全隐患排查,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到择业面试的指导等,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都最终落实在辅导员身上,这让辅导员成为高校中一个相当辛苦的工作岗位。当超负荷的工作与有限的精力产生冲突时,辅导员就会产生高度的焦虑和紧张,工作热情和兴趣消退,最终诱发心理疲劳和厌烦。
2.时间超限度。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往往开始得比别人早,休息得比别人晚,从早晨学生起床做早操、早读,到晚上就寝休息,各类日常管理工作一茬接着一茬。加上学生的很多课外活动都利用周末的时间举办,辅导员的周末经常被无偿占用,在休息时间也必须不厌其烦地接受学生的咨询和求助。有人说辅导员“除了睡觉时间是自己的,其他时间都是学生的”。这种工作时间的弥散性导致辅导员长期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渐渐地就会引起脾气暴躁,容忍度降低。
3.情感高投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为了扮演好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角色,辅导员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由于现在的高校辅导员大多是年轻的80后,虽然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但他们阅历浅,工作经验少,在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及矛盾纠纷时还不能很好地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工作,因此即便竭尽全力,辅导员还是会感觉自己的能力难以胜任学生的人生导师,尤其在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往往感到无助和心力交瘁。
(二)工作资源缺乏影响工作动机,进而导致行为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kV配变无功补偿运行维护.doc
- 2013 年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素材运用解析.doc
- 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佳作评析.doc
- 2013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示例.doc
- 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解析及例文评析.doc
- 2013年考场热用最素材.doc
- 2013年苏州市中考作文选评.doc
-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doc
-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浙江卷.doc
-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辽宁卷.doc
- On Fun―learning English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doc
- PM2.5时代,我们需要园林来拯救地球.doc
- SCADA监控系统在天然气工业领域的设计应用及展望.doc
- Seven Amazing Separation Walls 七道惊世之墙.doc
- Strange Things Banned by Governments各国政府的奇怪禁令.doc
- STSE教育理念下“污水处理”的教学设计.doc
- Sugges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Theory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doc
- TA们告诉我.doc
- TD―LT移动通信系统进程与市场商机.doc
- The Ghost Ship的教学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