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5,48 8 :1641-1649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08.19 中国蔬菜生产空间集聚演变、机制、效应及政策应对 吴建寨,沈 辰,王盛威,张建华,孔繁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摘要:【目的】近年来,中国“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供需格局基本形成,蔬菜产业空间布局发生了显著 变化。本研究以 31 个省市为研究单元,系统探讨了 1995—2012 年中国蔬菜生产的空间集聚演变特征、效应与机 制,并提出了应对政策建议,为优化生产布局、有效保障供给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集中度指数计算蔬菜产量最 大的 n 个省(市/区)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份额,基于基尼系数模型测度中国蔬菜生产省级层面的空间集中水平, 揭示 1995—2012 年间中国蔬菜产业空间集聚的变动特征;应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评估模型, 分析蔬菜产业集聚水平、蔬菜价格、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单位面积资本投入等对蔬菜产值影响的显著性,揭示 蔬菜生产聚集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研究初期中国蔬菜生产东南聚集、东多西少的空间特征在研究期内 发生了显著变化。1995—2012年,西部省份产量比重提高了6个多百分点,东、西部地区产量差距梯度明显减弱; 南北方向上,北方省份占全国比重提升了近 5 个百分点,蔬菜生产向北方转移明显。研究期内,CR 和 CR 两个集 4 8 中度指标均是前期波动并略有提高,后期基本保持稳定并略降, 大致在 0.4和0.6 之间徘徊,两者的最高点分别 发生在 2001 年与 2004 年,最低是 1995 年与 1997 年;基尼系数同样呈先升后降的变化,2004 年的 0.5045 为研 究期内最高点,之后逐步下降。蔬菜生产空间集聚的变化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要素共同参与导致空间重构 的结果,也是蔬菜产业本身优化提升的过程。初期分布格局更加依赖光、温、水、土等自然条件,在演变过程中, 科技创新使得自然因素作用降低,经济、政策等层面因素的作用逐渐突出。修正后的效应评估方程通过了F检验, 并且具有较高的解释水平,基尼系数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 t 检验,它每提高 1 个百分点,蔬菜单位面积 产值将增加2.48个百分点。【结论】1995—2012年,中国蔬菜生产东、西部产量差距梯度明显减弱,生产重心向 北方发生转移,空间分布特征变化明显,尤其在前期更具波动性;蔬菜生产空间聚集对蔬菜产值影响显著,集聚 的加强可有效促进蔬菜产值的增加;基于优化蔬菜生产空间格局角度,未来应从加强主产区建设、推进规模化与 专业化生产、注重产业各环节间协同入手,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蔬菜生产;空间集聚;机制;中国 Spatial Evolution, Mechanism, Effect and Policies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WU Jian-zhai, SHEN Chen, WANG Sheng-wei, ZHANG Jian-hua, KONG Fan-tao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Agri-Information Service Technolog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Objective 】 In recent years, vegetable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characterized by “large market, great circulation”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in China. And the change of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vegetable industry is remarkable.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evolution in China’s vegetable production from 1995 to 2012
we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by taking 31 provinc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