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教学所想到的.docVIP

由《 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教学所想到的.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 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教学所想到的.doc

由《 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教学所想到的   摘要:通过对两位老师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的不同朗读设计,联想到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一些不合理的现状。针对这种现状,应该明确朗读目的,精心设计朗读环节与层次,加强有效的朗读指导,创设情境,解读作者,把握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体悟课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朗读目的;有效朗读,以身传情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97-01   记得听一位语文老师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在朗读教学这个环节上,她一共花了十五分钟。朗读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有听读、跟读、全班朗读、老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分小组朗读、自由朗读,要求学生快速读、要求学生背诵等,大约有十多种朗读的方式,可谓花样繁多,凡是能想到的朗读方式都用到了。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之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但是,这样反复地读,机械性地重复,有没有真正起到朗读应有的作用呢? 这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没有真正的提高?对文本的解读有没有真正的帮助呢?特别是这位老师设计的“比谁读得快”这个环节?这对品味这样一篇意韵丰厚的文章有帮助吗?朗读,难道只是一种形式,为朗读而朗读吗?   后来,看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他所设计的朗读教学环节,让笔者对什么是真正的中学朗读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所设计的朗读教学环节是“有味地朗读”,余老师设计了四个层次鲜明的朗读活动,“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四次朗读,目的十分明确,要求十分清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的朗读有情有味,渐入佳境。其次,余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悉心的指导,有很细腻、十分有效的朗读指导,比如:关于延长音,关于声调,关于语气……老师的范读,引领学生体会、体悟作者当时的心境,将学生引入到恬静优美的诗情之中。从艺术的层面来看,余老师的朗读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是把朗读指导作为一个媒介,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理解作者,即朗读指导不是纯粹的对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而是在一次次的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本有所理解与领悟,如此,朗读与理解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由两位老师所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其中的朗读教学部分,让笔者想到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的现状。在许多语文课上,朗读仅仅是一种形式,许多时候仅仅是为朗读而朗读,没有真正起到朗读应有的作用。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就朗读教学的角度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朗读教学与文本解读的脱离,成了一种与阅读隔离的课堂教学形式。具体表现为一下几点:   1.朗读目的不明确,为朗读而朗读。案例一中,老师使用了听读、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看起来形式多样,课堂上似乎也很热闹。但是,老师对每一次朗读都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不知道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的目的是什么?也很难看出每次朗读会起到何种作用。朗读就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一个环节,甚至成为调节课堂时间的一种手段。事实上,很多老师安排朗读时,并不考虑自己为什么要安排这一教学环节。   2.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在朗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大声地读”、“读出感情”,而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既没有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合理的建议、巧妙的点拨、具体的指导和必要的示范,有的只是反复地读、机械地读。这样的朗读,学生并没有用心、用情去读,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朗读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   3.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并没有真正为阅读服务。朗读不只是去关注文本中语句的节奏、语气、快慢,哪个词语应该重读,哪个句子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等问题。朗读的好坏,不仅仅是技巧问题,更是一种理解、是一种体验,朗读的情感产生于读者对作品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语言形式的感悟。   所以,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要把它看作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与安排。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哪个教学环节需要朗读?用哪种方式朗读?试图达到什么目的?都需要教师认真考虑。   朗读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形式的活动。汉语语音有其所特有的美感――声音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在朗读过程中不能忽略这些语言本身的美感,同时,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生动、形象、立体地再现文学作品。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由此可见,朗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三国时期教学家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豪放旷达的北宋文学家苏轼亦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话语虽然简单,却道出了语文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