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线边长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或全站仪测定,测量时要同时观测垂直角,供倾斜改正之用。 图根导线的边长也可用钢尺往返丈量,相对误差不大于1/300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成果。 (1)当钢尺的尺长改正数大于尺长的1/10000 时,应加尺长改正; (2)当量距时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10度以上时,应加温度改正; (3)当地面坡度大于1%时,应加倾斜改正(高差改正)。 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个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直接计算待定点坐标的公式(余切公式) 当A、B、P逆时针编号时: 当A、B、P顺时针编号时: 辅助计算 点号 观测角 (左角) °′ 改 正 数 ? 改正角 °′ 1 2 3 4 坐标 方位角 α 距离 D m 点号 1 2 3 4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Δx m Δy m Δx m Δy m x m y m 1 2 1 2 闭 合 导 线 坐 标 计 算 表 107 48 30 89 36 30 89 33 50 53 18 43 125 30 00 73 00 20 +13 +13 +12 +12 +50 359 59 10 107 48 43 73 00 32 89 34 02 89 36 43 360 00 00 125 30 00 306 19 15 215 53 17 105.22 80.18 129.34 78.16 392.90 -0.02 -61.10 -0.02 +47.90 -0.03 +76.61 -0.02 -63.32 +0.02 +85.66 +0.02 +64.30 +0.02 -104.21 +0.01 -45.82 +0.09 -0.07 +64.32 +47.88 +76.58 -104.19 -45.81 -63.34 -61.12 +85.68 0.00 0.00 585.68 545.81 563.34 438.88 650.00 486.76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二)附合导线的计算 双定向附合导线的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两种导线计算的区别主要是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理论值的计算方法不同。 例: C 1 D 4 2 3 B A 125.36m 98.76m 114.63m 116.44m 156.25m 前进方向 1、双定向附合导线的计算 +) B D 4 2 3 1 C A 1、角度闭合差理论值的计算 如图:以右转折角为例 计算 。 一般公式: 同理:以左角计算 角度闭合差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也可以按从起始边推算得到的终边坐标方位角与已知的终边坐标方位角之差来计算。即 如上例中:由起始边AB边的坐标方位角αAB经导线各折角推算得到终边CD边的坐标方位角αCD′与已知的αCD不相等就产生角度闭合差 fβ: 2、坐标增量闭合差理论值的计算 根据附合导线本身的特点,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总和的理论值: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Δx测-∑Δx理= ∑Δx测-(x终-x始) fy = ∑Δy测-∑Δy理 = ∑Δy测-(y终-y始)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几何意义 由于 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附合到终点C,存在 导线全长闭合差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T: T1/2000合格 205 36 48 290 40 54 202 47 08 167 21 56 175 31 25 214 09 33 1256 07 44 -13 -13 -13 -13 -13 -12 -77 205 36 35 290 40 42 202 46 55 167 21 43 175 31 12 214 09 20 1256 06 27 236 44 28 211 07 53 100 27 11 77 40 16 90 18 33 94 47 21 60 38 01 125.36 98.71 114.63 116.44 156.25 641.44 +0.04 -107.31 +0.03 -17.92 +0.04 +30.88 +0.03 -0.63 +0.05 -13.05 -108.03 -0.02 -64.81 -0.02 +97.12 -0.02 +141.29 -0.02 +116.44 -0.03 +155.70 +445.74 -107.27 -17.89 +30.92 -0.60 -13.00 -64.8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