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建筑学)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跨大类选课) 主讲教授:高文 使用教材: 林庚主编《中国文学简史》 第一章 总绪论 一、学科相关概念阐释: (1)文学 (2)中国文学 (3)文学史 一、课程性质:古代文学是中文系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其它 专业的素质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时限:从上古到清末; 研究对象: 此一时期的作家、作品、流派、文学思潮等。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从思想内容上看,古代文学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①“爱国”与“忠君”。 ②“民本”与“仁政”。 ③重视政教合一,主张文学艺术要为政治和道德服务。 2、古代文学表现了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的抗争。 3、古代文学表现对人事、对天命、对人在宇宙间地位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 4、古代文学表现出一种寻根意识和乡土情结。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是什么? 1、它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和心灵史。 2、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沃土。 3、中书西去,中国古代文学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教材分段法:社会制度变化或王朝更替法。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教材分段法:三古七段双视角。 朝代分期法: 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近代文学。 三古、七段划分法: 上古: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明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 论 一、先秦是中国文化萌芽、创立的时期。 二、先秦文学大体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时期。 1、原始文学 2、夏商文学 3、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4、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5、楚地文化与楚辞 一、传说时期的文学: 原始歌谣现在留存的主要有: 《礼记?郊特牲?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 归其泽!” 《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 歌》等; 《吴越春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吕氏春秋?音初篇》:“候人猗兮。” 二、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 三、诗乐舞紧密结合。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当然有辞。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上古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1、概念: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神话的产生的思想基础:①“泛灵论”。②图腾崇拜。 神话“是对宇宙之谜做出的最初解答。它企图找出万物的起始和原因。因此,神话不仅是幻想的产物,而且还是人类最好求知欲的产物。 —恩格斯·卡西尔《语言与艺术》 二、神话的保存: 《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风俗通义》、《三五历记》、《列子》等。 其中,《山海经》是著录神话材料最为丰富的一部典籍。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全部保留在《淮南子》中。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一、神话的分类: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2、始祖神话:《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简狄吞卵》 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 4、战争神话:《阪泉之战》、《黄帝擒蚩尤》 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