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人关于枪的10种观点.doc
美国人关于枪的10种观点
在经过了两年艰难的连任选战后,美国奥巴马总统准备在第二任上留下辉煌的政绩,啃下几块“硬骨头”。他上任后发表的第一份国情咨文就充分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其中他提到了美国政府必须面对一项不可回避的难题:枪支管制。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说:
“纽镇校园枪击事件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我知道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就缓解涉枪暴力展开辩论,但这次有所不同。数量庞大的美国人——他们信赖宪法第二修正案——联合起来希望改变常识,诸如设立持枪者背景情况调查,以使犯罪分子难以获得枪支。来自两党的参议员联合起来草拟新的严格法律,以防止枪支转售给犯罪分子。警方要求我们立法禁止战争武器和大容量弹匣枪支携带上街,因为他们再也受不了警察反被对方火力压制。
这些提案,每一个都有理由交国会投票表决。现在,如果你想投反对票,这是你的权利。但这些提案有理由提交表决。因为就在纽镇枪击事件两个月后,又有1000多个生日庆祝、毕业典礼、年度纪念从我们的生活中被偷走了,所用的是一支枪、一颗子弹。
其中有一个失去生命的叫海迪亚·潘德尔顿的小女孩。她才15岁。她喜欢无花果酥和唇膏。她是学校的乐队指挥。她对朋友们很好,他们都把她当最好的朋友。就在三周以前,她还在华盛顿,和同学们一起在我的就职典礼上演奏。一周以后放学时,她在芝加哥一个公园里遭枪击身亡,那里离我家不过一英里。
海迪亚的父母内特和克里欧今晚就在会场,同时在场的还有20多名被涉枪暴力夺去亲人的美国人。他们有理由要求一个表决。我们的行动不可能防止这个国家所有无意义的暴力行为。事实上,没有哪个法律、倡议、行政行为能够完全完美地解决所有以上提到的挑战。但我们不是来寻求完美的。我们是来寻求力所能及的改变的,来保护国家、拓展机会,在困难且经常是令人沮丧的境况下坚持我们的理想,进行绝对必要的自我管理。”
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美国的枪支暴力问题比其他发达国家严重很多,要求严格限制私人持有枪支的激愤人士自然大有人在。但这个话题辩论了两个世纪了,枪支管制的政策仍然反反复复,皆因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公民拥有武器乃公民权利之一。这项基本法的原意是藏枪于民就可以随时掀翻暴政,可以防止政府与公民对立时,公民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当然,合法自卫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不过,如果真的从法律角度仔细研究,其实这条法案可以有多种解释。因为修正案的原文写的是“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注意是说arms,不是firearm, 更不是gun,更加不是machine gun!武器的范畴多广啊,你拿起把菜刀防身也能算是arms,所以只要法律不禁止菜刀,按理说都没有违宪的嫌疑。
事实上,历史原因造成一部分美国人对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在美国建国之初,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军队,各自为政,不喜欢联邦政府干涉他们的政策和生活方式。如今一些美国人自己组织的军事组织仍然并不鲜见。比如1993年被联邦政府围困进而攻击的大卫教派,就囤积大量枪支武器。不过,民用的几把机关枪和政府在南北战争时代还有一拼,如今和坦克大炮对抗那是鸡蛋碰石头,所以说拥枪的理由从这个方面说并不充分。不过,许多人还是希望藏枪与民,可以对政府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美国广阔的地域,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些人有真实的需要拥枪。我在芝加哥艺术馆遇到过一位来自怀俄明州的母亲,我们聊起枪支管制的话题。她说她的丈夫在小镇上教书,那里人烟稀少,邻居离得远,她一个弱女子在家带着三名幼童,没有枪也真是碜的慌,碰到个逃窜犯或者野兽就束手无策了。我前几年实习的时候,我的老板住在巴尔的摩郊区,院子好几公顷,大路离家门足有一里远,弄个手枪护家还是很有必要的。美国喜好野外打猎的人也是成千上万,每年打鹿季节都有许多人不辞劳苦、起早贪黑加入打猎大军,电视甚至有专门的野外频道。所以说,美国人爱枪是很有群众基础的。
枪,给人一种掌控他人生死的力量感,这就是不少人爱枪的真正原因。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主演的电影《The Brave One》,讲的就是一个弱女子遭受暴力侵犯,买了把枪后成为纽约的复仇天使的故事。可当人看贱其他生命之时,也就是人性丧失、滥杀无辜之始。朱迪的角色很快便杀人成瘾——武器,是人性恶的一面的放大镜。许多拥枪者辩称:杀人的不是枪,而是扣动扳机的那个人。但是,没有枪,人杀人会有那么容易吗?手枪可以自卫,猎枪可以打猎,半自动和全自动的大杀伤性武器如AK-47除了拿来扫射大面积杀人以外,并没有其他用途,却仍然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所以我认为“挺枪派”的这个论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归根结底,美国禁枪之所以难以执行,还因为军火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