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城市公共设施》.doc
第三章 城市公共设施
第十条 公共设施的分类分级标准
(一)公共设施按照使用功能分八类:
(1)教育设施;
(2)医疗卫生设施;
(3)文化娱乐设施;
(4)体育设施;
(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
(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
(7)商业设施;
(8)市政公共设施。
(二)公共设施按市级、区级、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四级配置。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3~5万人,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1~1.5万人。
第十一条 市级和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准则
市级和区级公共设施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与规划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和区为单位,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合理布置,统筹安排。
(一)市级和区级教育设施包括高等院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寄宿制高中和特殊教育学校等。
(二)市级和区级医疗卫生设施包括综合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卫生防疫设施、预防保健机构和急救网络设施。
(三)区级文化设施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和新华书店等,布局宜相对集中,独立设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形成区级文化中心。
(四)区级体育设施包括体育场、游泳池和体育馆等,宜集中布局,形成区级体育中心。
(五)市级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应配置颐养院、儿童福利院和社会福利中心等项目,各区应配置敬老院和区级社会福利中心等基本设施,并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
(六)市级和区级商业设施应根据相关规划中所确定的市级和区级商业中心,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相应的商业设施。
第十二条 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的公共设施的设置准则
(一)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的公共设施的设置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公共设施项目的安排应符合表3.1的规定。当居住人口规模达到居住区和居住小区规模时,应按照表3.1的规定配置本级及以下各级公共设施项目;当居住人口规模介于居住区和居住小区规模之间时,除了按照低一级配置公共设施项目,还应根据需要选配高一级的部分公共设施项目;当居住人口规模大于组团小于居住小区时,应选配相应的小区级公共设施项目。
(二)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宜集中设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分别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表3.1的规定。
第十三条 凡本章未涉及到的城市公共设施应符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主要公共设施配置表 表3.1
类别 序号 项目
名称 一般规模(m2/处) 服务规模(万人) 配置规定 配置级别 备 注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居住区 居住小区 教育设施
1 幼儿园 6班 1440-1980 1800-2520 0.3 30座/每班建筑面积8-11 m2座,用地面积10-14 m2/座 ● 幼(托)儿园宜设6班、9班、12班或18班。每班30座。幼(托)儿园宜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分布,服务半径宜为500-600m。市区和镇中心区按每5000人设一所幼儿园。(托)儿园宜独立占地,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幼(托)儿园应有全园共享的游戏场地,室外游戏场地面积(=180+20×(N-1),N为班数。同时应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场地应日照充足并采取分隔措施,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 m2。
本表面积指标不包括教工宿舍。
9班 2160-2970 2700-3780 0.3-0.45 12班 2880-3960 3600-5040 0.45-0.6 18班 4320-5940 5400-7560 0.6-0.9
2 小学 18班 7650-11250 16200-19800 0.8 50座m2/每班建筑面积8.5-12.5 m2/座,用地面积18-22 m2/座。若为寄突宿制小学,每生建筑面积增加7-10 m2/生,用地积增加12-15 m2/生 ● 小学宜设24班、30班或36班。小学应按期服务范围均衡布置,服务半径不宜大于800m。在不足0.8万人的独立地区宜设置18班小学.小学的设置应避免学生上学穿越城市干道和铁路,不宜与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及医院太平间等场所毗邻。小学的运动场与邻近住宅宜保留一定间距。学校运动场地应设200m标准环形跑道(其中含不小于60m的直跑道),风雨操场1座,每6个班至少设0.5个篮球场,0.3个排球场(兼羽毛球场),以及200-300m2器械场地.学校用地应保证至少有一个南北向边长不小于95m。
本表面积指标不包括教工宿舍。 24班 10200-15000 21600-26400 0.8-1.1 30班 12750-18750 27000-33000 1.1-1.4 36班 15300-22500 32400-39600 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山西中考历史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解课件.pdf
-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Section A(Grammar Focus 3a-3c)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
- 2025年安徽省黄山市辅警(协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竞选班干部申请表.docx VIP
- 2025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三色笔记.pdf VIP
- 高浓及膏体充填新技术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章《第1节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 课件(共27张PPT).ppt VIP
- 鲁迅《伤逝》课件.pdf
- T_BEPIA 0002—2025(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化运维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