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与GPS导论_第六章要点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IS与GPS导论_第六章要点解析.ppt

第六章 GPS定位原理及方法 6.1 GPS的兴起及特点 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空间科学开辟新纪元。 1964年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NSS)”建成,初露锋芒。 1973年美国“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始建 GPS:高精度的、连续、实时、三维的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特征 NNSS GPS 载波频率(GHz) 0.15 0.45 1.23 1.56 卫星平均高度(Km) 约 1000 约20200 卫星数目(颗) 5-6 24(21+3) 卫星运行周期(min) 107 718 卫星钟稳定度 10-11 10-12 GPS相对于其他导航系统的特点 全球地面覆盖,NUM=4 功能多,精度高。三维位置,三位速度,时间信息。 实时定位。 应用广泛。 采用的测距码 P码(精码) C/A码(粗码) 单点定位(m) 5—10 20—40 差分定位(m) 1 3—5 测 速(m/s) 0.1 0.3 测 时(ns) 100 500 GPS相对于经典测量的技术特点 观测点之间不需要通视(净空) 定位精度高,基线越长,定位精度越高 观测时间短,长基线1-3小时,短基线数分钟 提供三维坐标 操作简便,携带方便 全天候作业 6.2 GPS的组成概况 卫星星座:6条轨道,夹角60度,同一轨道4颗; 同轨相邻卫星位相差90度,不同轨 相邻卫星位相差30度。 卫星:高度20200Km,倾角55度; 原子钟,微机,电文存贮,信号设备; 太阳能。 卫星载波:原始波fL1=1575.42MHz,BL1=19cm fL2=1227.60MHz,BL2=24cm 扩频,加密 伪随机码:10.230MHz(29.3m)(P码,精码)30米 1.023MHz(293m)(C/A码,粗码)300米 GPS的组成: 空间星座 地面监控站 用户接收设备 GPS的组成: 空间星座 地面监控站 用户接收设备 地面监控站:一个主控站(美国科罗拉多州) 三个注入站(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五个监测站(+夏威夷群岛) 监测站的作用:无人监守的GPS卫星跟踪站,站坐标精确定位。 双频GPS接收机——伪距测量 气象元素传感器——温度、气压、湿度——大气延迟 主控站:处理观测数据 计算卫星轨道及卫星钟改正参数 推出未来26小时的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参数 编制导航电文 注入站:向卫星发送导航电文 卫星:向用户发送导航电波和导航电文 用户接收设备:接收导航电文。天线,原子钟,微芯,软件 距离交会法 6.3 GPS定位原理 获取定位信号 计算距离D=V*T 建立方程组 求知三维坐标 用第四颗卫星校正 6.4 GPS的限制性政策及用户措施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