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败血症病菌耐药性分析及患儿细胞因子与cd64测定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及患儿细胞因子
与CD64测定的临床意义
研究生:滕光英
专业:免疫学 …
导师:宋文刚教授
中文摘要
目的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是新生儿期极为常
见的危重病症,并发症多,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引起高度
的重视,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本研究目的:1.
了解分析莱芜地区2010年一201 intensive
2年度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care
平变化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意义,可以对
新生儿败血症做出早期诊断,为具有可疑败血症的高危儿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院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根据其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及
其细菌的耐药情况。血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操作,
采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表达的临床意义
分组:选择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山东省莱芜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
的新生JL79例,按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分为三组:
8例。
(1)败血症组25例:①确诊败血症组12例,其中早产JL4例,足月JL
血培养阳性,病史中有感染的高危因素,存在一项或多项临床感染的症状或
l
体征。②临床诊断败血症组13例,其中早产Jhs例,足月JL8例。血培养阴性,
病史中有感染的高危因素,存在一项或多项临床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同时具
备非特异性检查≥2条。
(2)一般感染组26例,其中早产Jr,8例,足月儿18例。血培养阴性,而且
非特异性检查2条,病史中有感染的高危因素,存在一项或多项临床感染的
症状或体征。
(3)同期住院的非感染组28例,其中早产Jh9例,足月儿19例。其血培养
阴性,非特异性检查均正常,无临床感染的症状或体征。三组患儿胎龄、日
龄、性别及出生体质量及分娩方式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
有可比性。 ‘
IL.6、IL一8的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
结果
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
201 570
0年1月一2012年12月莱芜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1
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73例,占住院新生儿的4.7%,其中新生儿早发型败血
51例,占败血症患儿的69.9%。
(2)早发型及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
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球菌(G+)感染为主,以金黄色
葡萄球菌(16.1%)为主,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及无乳链球菌,均占9.1%;革兰氏阴性菌(G一)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型败血症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茵感染为主,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
动杆菌(4.2%)。
(3)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普遍较高,但对
万古霉素及克林霉素未发现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第
一、二代头孢及不加酶的第三代头孢耐药率较高,但对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哌
酮舒巴坦耐药率极低。
细胞CD64表达的分析
高于一般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一般感染组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CD64表达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7天后,其中败血症组最显著,差异显著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心脏瓣膜钙化的关因素及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pdf
-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充盈压与其tei指数的相关性研究.pdf
- 心脏修补术前后np动态测定及意义.pdf
- 心电图下后壁导qrs波终末变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别意义.pdf
- 心脏静脉系统的线解剖学研究.pdf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与ck-mb、ctni浓度、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者血清gdf-15水平与一年预后关系的研究.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者c反应蛋白与血清脂联素、抵抗素变化的关系分析.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者应激性高血糖对血浆脂联素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