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鲍曼不动杆菌多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相关性研究
鲍量不动扦蕾多重耐药与I类蔓台子的相关性研究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与I类整合子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研究背景】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近年来,随着
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的广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率逐年
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己成为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它常表现为对多种抗菌药物耐
药即多重耐药,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软组
织感染以及腹腔内感染等严重感染,还可以在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房引起爆发
流行,病死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具有固有耐药性,并易产生获得
性耐药,使治疗越来越困难,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整合子是上世纪80
年代在对耐药质粒和转座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被发现的一种基因片段,它能识别
并俘获移动性基因盒,基因盒常携带有耐药基因,并通过特异性基因重组机制使
耐药基因发生水平传播,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与I类整合子的相关性。
【方法】
1.收集2003年1月一2006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室分离的鲍曼
不动杆菌资料,作耐药现状分析,分析其对11种抗生素耐药率变化,并筛选出
多重耐药菌株。
2.收集39例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及41株非多重耐药鲍曼
不动杆菌,以纸片扩散法敏感试验(Kirby—Bauer改良法】检测其耐药表型,以聚
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I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并分析I类整合子与细菌
耐药表型的相关性。
【结果】
1.4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548株,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1
30株(23.7%),
外科190株(34.7%),内科168株(30.7%),急诊科60株(10.9%】。痰标本分
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占78.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鲍曼不动杆菌对
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除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
4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与I类蔓合子的相关性研究
星、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
率均在4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为54.1%
(296/548)。
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I类整合子阳性率为82.1%(32/39),非多重耐药
菌株阳性率为26.8%(11/41),多重耐药菌与非多重耐药菌株I类整合子阳
性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6,PO.001);比较研究I类
整合子阳性菌株耐药表型与I类整合子阴性菌株耐药表型发现,除了对亚胺
培南敏感率均较高,对氨曲南均耐药,两者耐药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并且存在着更广泛
的耐药谱。
【结论】
(1)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多见于重症监护病房和外科病房,该菌可从多
个部位标本中检出,包括呼吸道、泌尿道和外伤伤口等,但以下呼吸道感染
为主。2003年--2006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以亚胺培南的耐药率
最低,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丁胺卡那,提示亚胺培南仍是
广州地区治疗不动杆菌的首选用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对鲍曼不动杆菌也
具有一定的抗茵活性。(2)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发生率高。(3)鲍曼不动
杆菌型I类整合子分布特征明显,多重耐药菌株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多重耐药
菌株;除亚胺培南与氨曲南外,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其余各抗生素耐药性
均明显高于阴性菌株。(4)I类整合子的表达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密切相
关。
【关键词】
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I类整合子
S
匏量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与I类整合子的相关性研究
Therelativebetweenthe of1class
stud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超声造影鉴别甲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pdf
- 超短波对大鼠坐神经钳夹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pdf
- 趋化因子cxc11i-tac和ccl22mdc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pdf
- 踝臂指数与缺血脑卒中关系的研究.pdf
- 趋化因子mcp1及il-8在胃癌患者外周血表达的研究.pdf
- 转化生长因子1成纤维细胞thy-1,caveolin-1表达的改变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意义.pdf
- 足癣患者血清i-12、ifn-γ、inos、no表达水平的研究.pdf
- 转移性十二指肠癌化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及患者预后因素的探讨.pdf
- 转染gdf-5bmsc自体移植与应用gam对延缓椎间盘退变疗效的比较.pdf
- 载5-fu聚乳纳米微粒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