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资料.ppt
一、概念 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呈螺旋形弯曲,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种属: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及染色 ※ 细长,螺旋密而规则 ※ 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呈C、S形 ※ 外膜与肽聚糖层之间有两根轴丝(与运动有关) ※ 革兰阴性,着色难,常用于Fontana镀银染色(棕褐色) 2、培养特性 ※ 钩体是目前唯一能人工培养的螺旋体 ※ 常用Korthof (柯索夫)培养基 ※ 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2周后出现云雾状 ※ 动物培养(小鼠) 3、抵抗力 ※ 对热敏感,56℃,10分钟即死亡 ※ 对消毒剂敏感 ※ 对青霉素、金霉素敏感,治疗首选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 溶血毒素 ※ 细胞毒性因子CTF ※ 内毒素样物质(脂多糖样物质) ※ 细胞致病作用(CPE)物质 ※ 其他酶类(脂酶,脱氢酶) 致病机制: 表现:起病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有出血、黄疸、休克、DIC、伴心、肾功能不全。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病原体检查 ※ 直接镜检、暗视野观察活体、镀银染色片 ※ 分离培养 ※ 动物接种 ※ 核酸检测 2、血清学诊断 ※ 显微凝集试验(凝集溶解)1:400,4倍 ※ 补体结合试验 1:20 四、防治原则 ※ 灭鼠 ※ 加强家畜管理 ※ 保护水源 ※ 接种疫菌 ※ 治疗青霉素首选 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 Ⅰ期梅毒(初期)又称初疮 ※ 破坏性小,感染性极强 ※ 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结、“硬下疳” ※ 多见于外生殖器 ※ 4~8周后,不治自愈 Ⅱ期梅毒 ※ 硬下疳自愈后,经过2~3个月无症状潜伏期后进入Ⅱ期 ※ 破坏性小,感染性强 ※ 出现苍白亚种螺旋体血症 ※ 全身皮肤粘膜梅毒疹 ※ 全身淋巴结肿大,并向骨、关节、眼和其他脏器扩散 Ⅲ期梅毒 ※ 发性于感染后2年左右,也有长达10~15年之久 ※ 感染性小,破坏性大 ※ 病变播及全身组织器官(皮肤、肝、脾、骨骼) ※ 慢性肉芽肿,损害进展和消退常交替出现 ※ 严重者危及生命 4、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 多发于在妊娠4个月之后 ※ 引起胎儿全身感染导致流产、早产和死胎 ※ 出生梅毒婴儿,可表现为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标本 Ⅰ期梅毒 硬下疳渗出物 Ⅱ期梅毒 梅毒疹渗出物,淋巴结抽取液 (二)方法 1、显微镜检查 2、血清学诊断 ①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 抗原为(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质) ※ 血清中的反应素为抗脂质抗体。 ※ 方法有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ener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RP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apid Plasma Reagin ※ 适用于大量筛选 ②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抗原为(Nichols株螺旋体) 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方法有FTA-ABS试验(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优点:特异性强,可用于梅毒螺旋体证实试验 第二十二章 螺旋体 要求掌握: 1、掌握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2、熟悉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检验方法及防治原则; 3、了解螺旋体的概念,对人类有致病性的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病 问号钩端螺旋体 规则更多更细密,一端或两端钩状 钩端螺旋体属 (Leptospira) 梅毒 苍白螺旋体 雅司螺旋体 8-14规则细密, 两端尖直 密螺旋体属 (Treponema) 流行性回归热 伯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 3-10不规则 疏螺旋体属 (Borrelia) 致 病 代表株 螺旋特征 螺旋体属名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黄疸出血热群钩端螺旋体 2、所致疾病 钩端螺旋体(钩体)——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俗称打谷黄,一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 染 源:鼠、猪(我国是幼猪) 传播途径:经破损皮肤粘膜 钩体 经皮肤粘膜进入人体 在局部迅速繁殖 引起钩体血症、败血症 向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扩散 至肝、肾、心肺、脑、肌肉损害 临床类型:※ 黄疸出血型 ※ 流感伤寒型 ※ 肺出血型 ※ 脑膜脑炎型 ※ 肾功能衰竭型 一、生物学特性(同前、略) 二、致病性 1、梅毒螺旋体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人,人是梅毒螺旋体的唯一宿主,也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 2、梅毒按传播途径分先天梅毒(胎传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WJCI)指数报告》(2024版).pdf
- 光伏发电项目调研.docx VIP
- Eplan电气图纸设计规范_终版V1.02015.8.22.docx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土壤语岩石》教材分析解读.pptx VIP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整体构建及第三单元教材解读.pdf VIP
- 新编洗选煤实用技术手册.pdf VIP
- 第二个打印——RAID技术课件.ppt VIP
- 金风GWH 171-4.0 V12R02C100 产品说明书.pdf VIP
- 四川省2025年高职单招文化考试(中职类)英语试卷+答案 完整版2025.pdf VIP
- DBT29-208-2011天津市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