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乳腺癌保留房手术及其技术可行性的研究
早期乳腺痛保留乳房于术及其技术可行。件的研究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及其技术可行性的研究
专业名称:乳腺外科
硕士研究生:贾海霞
指导教师:苏逢锡教授
摘要
研究背景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全球迅猛增长,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城市
女性乳癌发病率也逐步上升,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健康。同时,乳腺癌的手术方
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经典的Halsted’s根治术过渡到保留乳房手术,体现了
从最大耐受治疗到撮小有效治疗的转变,也是乳腺癌转移从解剖学模式到生物学
模式的转变。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早期-%N
癌,保乳手术加放疗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与改良根治术患者没有明显
的差别。因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共识发展会议推荐保乳手术作为早期乳腺癌的
标准治疗方式。但是在中国由于条件所限,保乳治疗开展的相对较晚,保乳率低。
国内许多医生对保留乳房手术的可行性也存在疑问,所以保乳手术在国内的开展
还需要一定的数据。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患者进行前瞻
性分析,探讨在中国女性乳癌患者中保留乳房手术及其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及
寻求适合中国女性乳癌患者的保留乳房技术。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及其技术可行性的硼f究
研究方法
1.患者的选择
入组标准:肿瘤临床大小一5cm,无皮肤以及胸壁侵犯,无其他癌症病史,
无术前放疗史,非多中心性病变,无弥漫性钙化,非妊娠患者,可耐受手术。IIA
期以上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获得满意降期再手术。
2.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步骤
手术包括肿块切除、腋窝哨兵淋巴结活检和/或腋窝淋巴结清扫。
2.1.肿块切除
本研究采用肿块切除术。在肿瘤上方取弧形切口,切除肿物,及其周围1cm
的正常乳腺组织。切除肿物之后在残腔周围取组织块作为边缘,进行冰冻活检,
确定边缘性质。冰冻活检边缘为阴性时,保乳成功;边缘阳性时,可再次切除,
最多切除次数不超过3次。
2.2哨兵淋巴结活检/腋窝清扫
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先行哨兵淋巴结活检。本研究采用染料法或者染料
核素结合法。如果哨兵淋巴结病理阴性,不再进一步清扫腋窝淋巴结;哨兵淋巴
结为阳性时,常规进行I、II水平的淋巴结清扫。
3放疗
术后辅助化疗2—3个疗程后进行放疗,胸壁剂量50Gy,瘤床追加量lO一15Gy。
统计学处理
1
所获数据用SPSS
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O.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II
早期乳腺痛保留乳房手术及其技术可行性的研究
平均年龄47岁,肿瘤临床平均大小为2.1cm。其中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22
例。术中活检腔首次切除边缘个数平均为7.6个,边缘切除次数平均为1.3
次。
2.随访至2006年3月3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25.8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远处
转移患者7例,死亡3例;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1例;非癌症死亡l例。
总体生存率为98.6%,无病生存率为96.O%,远处无复发生存率为98.2%。
体生存率为96.8%,无病生存率为94.7%。
3.T3期,T2期,T1期肿瘤首次切除边缘阳性率分别为40%,15.7%,9.1%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4.本组资料中保乳手术首次切除边缘个数分为3—6个、7—10个、11—17个时,
边缘阳性率分别为为6.8%、17.3%、8.1%。前两组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
异(pO.05);后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FO.05)。
5.术后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3.3%,切除边缘次数、乳房的体积以及新辅助
化疗对保乳术后美容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pFO.05)。肿瘤病理大d,3cm时,
美容效果满意率为45.5%;肿瘤病理大小≤3cm时,满意率为86.8%,二者
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O.05)。
结论
l根据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术后美容效果,保留乳房手术在中国具有可行性。
2肿块切除术和活检腔周围取边缘是适合中国女性早期乳癌患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急性脑梗死患者言功能相关皮质及视皮质的脑磁图特征研究.pdf
- 急性脑梗死患者糖、胰岛素及gad-ab、ica、iaa的相关研究.pdf
- 急性脑血管病继早期痫性发作的研究.pdf
- 急性进展性脑梗血清s100b蛋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pdf
- 急性脑梗死血清100b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pdf
- 急性脑梗死患者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pdf
- 性激素结合球蛋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irisin的相关性研究.pdf
- 急性高容量血液释及其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老年人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pdf
- 感染性心内膜炎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pdf
- 惊恐障碍感觉诱电位动态研究.pdf
- 早期胃癌临床病特点与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附161例报告).pdf
- 易化经皮冠状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重构及远期预后的影响.pdf
- 星状神经节阻滞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pdf
- 星形细胞瘤患者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ⅱ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pdf
- 晚期nsclc者np方案和tc方案化疗前后检测血清scc-ag、cyfra21-1的临床意义.pdf
- 晚期恶性肿瘤患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pdf
- 显微内窥镜下腰间盘摘除术与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近期疗效比较.pdf
- 晚期糖基化终末物受体与核因子-κβ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意义.pdf
- 曲普瑞林对环磷胺所导致的小鼠卵巢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pdf
- 曲马多对靶控输丙泊酚镇静时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