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思光论韩非哲学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四期】
壹、前言
以法家哲學代表性人物為人所重視之韓非子,在歷史上由於與秦政權關係之特殊,
常常為人所批評。尤其在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中國社會,對韓非之價值觀、歷史觀及人
性論,基本上是比較難以接受與同情的。然而,韓非子之思想是否果真如此不堪,亦未
見得也。如果我們暫時終止我們對儒家、道家甚至佛教之基本預設,而還原韓非之時代
及其思想,或許我們便可以較同情地理解韓非哲學之價值及其可能之限制。筆者自碩士
論文處理韓非哲學開始,便是秉持以上之態度,試圖將韓非思想中可取之部份加以彰顯,
以期能讓今日中國人在面對客觀化之要求時,亦能有傳統之根據以為支持。是以筆者除
對韓非思想理論加以系統之架構與展示外,亦將當代新儒家如熊十力 、牟宗三、唐君毅、
王邦雄等人,對韓非哲學之態度加以綜合詮釋與比較。(1) 除了當代新儒家之外,勞思光先
生對中國哲學之詮釋亦別立一格,成一家之言,其大作《中國哲學史》計四冊,對當代
中國哲學之研究有一定份量之貢獻與地位,尤其此書廣為大學院校中文系、哲學系做為
中國哲學史課程之教科書,其影響更是不容忽視。針對此,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亦曾
舉辦座談會,針對此書進行研討,亦可見此中受重視之一斑了。(2)觀勞先生在《中國哲學
史(一)》書中,對韓非思想採取了十分嚴厲之批判,此批判雖不能說毫無理據,然對韓
非思想而言卻並非善解,因為,勞先生對韓非思想中應有之價值與貢獻全然未提。如是,
則韓非成為一只具負面意義之哲學家,形成一典型之反面教材。然而,一個全無正面價
值之學說,勞先生卻又認為對中國文化精神影響甚巨,(3)此則顯得頗不可思議;且法家做
為先秦諸子重要之成員,竟落得如此不堪之評價似乎亦非法家應有之歸宿。因此,本文
試圖針對勞先生對韓非思想之批評,逐一加以檢視,以說明此中合理之批評與不合理之
批評各為何所是,並藉此凸顯出韓非思想之特色及其價值。唐君毅先生曾以中西哲學家
(4)今筆者亦以此自勉,希望能為韓非與
之知音相期,以期為不同哲學心靈相互交通之郵,
勞先生互通之郵,更為學者與韓非、勞先生交通之郵,區區之意,或即在是。
勞先生論韓非思想,本文主要以其《中國哲學史(一)》為依據,分別由三義展開,
此即先論韓非思想之特色及其傳承,次論韓非思想之內容,再論韓非思想之影響及其歷
史意義。以下請即展示本文。
24
論勞思光先生對韓非哲學之詮釋
貳、論韓非思想之特色及其傳承
要論某一思想家之特色,應先對此思想家之身世、著作有一說明,勞先生在此亦然。
勞先生引《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之言,說明韓非之身世,並確定其著作,其謂:
觀此,可知韓非生平之遭遇固極悲慘;而其書則至少有「孤憤」以下各篇之十
餘萬言確為非所親著 (5) 。
勞先生此判語甚簡單,就一哲學史之要求而言亦不必為過。唯其所引用之文,如
<人主>、<功名>、<揚搉> 、<大體>等諸篇,則是否是出自韓非親著則尚未定也。
(6)此中勞先生如能區分韓非及廣義之韓非學,並以後者之義來論述韓非學,或可避免文獻
是否親著之考證問題。易言之,吾人由陳啟天先生之考證看來,今本《韓非子》書未必
全為韓非之親作,雖然在精神上彼此並無排斥之處,然而仍有篇章難以確認是否出自韓
非,因此,嚴格言之,區分韓非學是當有之簡別。
一、韓非思想之特色
關於韓非思想之特色,勞先生說明如下:
韓子之言,甚雜而淺;蓋韓非思想中之基源問題僅是: 「如何致富強?」或「如
何建立一有力統治?」至於心性論及宇宙論等方面,則韓非子實空無所有。就
先秦思想全盤觀之,則發展至韓非時 ,文化精神已步入一大幻滅,一大沈溺;
蓋依韓非之方向,自我即墮入形軀利害感一層面,而全無超越自覺矣。故就此
義言之,韓非子所代表之法家理論之出現,不代表一新哲學系統之產生,而實
表示先秦哲學之死亡(7) 。
勞先生在說明韓非思想特色時,不但指出其特色,而且也加上了個人主觀之評價。
首先,就方法論而言,勞先生指出韓非思想之基源問題乃一選言命題,亦即「如何致富
強或如何建立一有力統治」。問題是,選言命題可以做為基源問題嗎?讓我們看看勞先生
自己對基源問題的界定:
我們著手整理哲學理論的時候,我們首先有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飞机座舱透明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pptx VIP
- 十年(2015-2024)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真题与模考试卷汇编16-定语从句a原卷版(含答案).pdf VIP
- AQ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docx VIP
- (新)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试卷.docx VIP
- 香丽高速公路第八标段弃土场.docx VIP
- CT扫描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南方医科大学2006级医学影像技术学试卷.pdf VIP
-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精品PPT).pptx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课件.pptx VIP
- GB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