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法律史学科新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法律史学科新进展.pdf

·学术综述· 2008年法律史学科新进展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一、重要学术交流概况 2008年,法律史学界学术交流较为频繁,交流的主题既有法律史学研究,也有跨学科研 究,且无论在国际化还是多元化方面,均较往年有很大的进步。 2008年9月22日上午9时,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2l届年会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在两天的时间里,学者们围 绕“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这一主题,从英美法的一般理论、宪政、私法、司法、传播及 域外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正如何勤华会长总结的那样:本届年会论文质量有明显 提高,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会与部门法学者的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1] 2008年10月18日至1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 研究院主办的“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来自祖国各地 和美、日、韩、意等国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朱 勇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张晋藩教授做会议总结并对此次会议和谐友好的气氛进行了高度赞扬。 张晋藩教授特别提到,这样的开放性论题已经超越了法律史学科范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08年10月23日,另一场规模更大的中国法律史盛会又在重庆召开,这就是“中国传 统司法及司法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年会。该会同样具有很强的国际色 彩。会上学者们从“传统司法文化及其现代化”、“历代司法制度”、“司法运作实践及民间法 律实态”、“民族法律生活与多元纠纷解决”等数个专场进行了主题研讨,体现了学者对中国 法律史上的“活的法”以及法律生活真相的关注。 2008年11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曾宪义法学教育和法律文化基 金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 是“中国传统司法的历史发展”和“近代以来西方司法制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来自中 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十五所高校的百位博士生和中国 法律史学会的二十余位知名法史教授参加了本届论坛。作为法律史学界的“爱幼”工程,这 次论坛引起了国内法律史学界青年学者和年青学生的广泛关注,其论点的新颖和取材的多 · 本文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张中秋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法学系陈煜博叶:执笔。 【1]详细内容可参看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法史网”对该次会议的相关综述。 152 万方数据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总第63期) 元是该次论坛论文的特色。 2008年的法律史学各项会议尽管主题各有差异,但是从差异中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一 个共同的取向,就是追求法律史的真实性及其文化意义,不停留在简单的制度介绍层面,这 种取向将使法律史学越走越宽。2008年在老中青三代学者展开热烈交流、繁荣法律史学研 究之余,也有学者专家乃至堪称一代法律史大师的研究者永远离开了我们。2008年9月27 日,西南政法大学外国法制史学者林向荣教授与世长辞,享年8l岁;而10月3日,一代法律 史大家瞿同祖先生又以98岁高龄仙逝。他们的道德文章,堪为后世法史学人之楷模。在 此,我们谨向两位法律史前辈致以最沉痛的哀思。 二、法律史教材及各类作品出版情况 法律史学科要继往开来,一个重要的动力就是教材的建设。2008年法律史教材可谓硕果 累累。就中国法律史而言,朱勇教授主编的《中国法制史》推出了全新版,该版在保持以往版本 的特色之余,加入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做到了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o[2]而王立民教 授的新编《中国法制史》教材则以尽量简单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o[3]刘广安教授同样 推出了其法律史学教材,该书精选了法制史学科传统而稳定的教学内容,着重介绍夏商至新中 国成立之前历代法制的产生、发展、特点、作用及其影响,总结、归纳历代重大法律制度的基本 内容、运行状态、相互关系及其经验教训。在内容上突出主干与重点,在叙述风格上力求平实 轻松、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此教材以“简约”为特色,保持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o[4]此外, 徐永康教授推出了其《中国法制史教程》第三版,该教材较为翔实,给予读者较多的法律史实信 息o[5]而马小红等著的《中国法律思想

文档评论(0)

wudixiao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