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前三章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前三章要点.ppt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绪论; 2、 制造技术的历史发展 人力、畜力时代--(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畜力) 蒸汽时代 --(18世纪后半期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电力时代--(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使用,形成大 批量生产 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主要由于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 息技术的发展,单工序发展到制造系统的研究) 制造系统:覆盖全部产品生命周期的制造活动所形成的系统,即设计、制造、装配乃至回收的全过程);3、现代制造技术的四大主题 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CNC、FMS、CIMS等技术) 加快产品开发周期(CAD/CAM、快速成型、并行工程、虚拟制造等) 聚焦市场和效益(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动态链盟等)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在保证环保的前提下) 4、本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第一节 零件成型方法;传统成形方法;特种成形方法;成形方法按制造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分类;第二节 机械加工方法;一、车削加工;二、铣削加工; 特点 1、成形运动:铣刀回转运动;工件作直线或曲线运 动。 2、切削过程不平稳。 3、切削效率高。 加工精度 铣削加工:精度—IT8~IT7;表面粗糙度—Ra6.3~1.6um。 铣削加工一般不用于精加工. 适用范围 铣削能形成工件型面: 平面、沟槽 特定曲面—成形铣刀 复杂曲面—数控铣床、球头铣刀;三、磨削加工;特点 1、钻孔:采用钻头加工孔,通常用钻床,也可用加工中心或车床。 精度—IT10;粗糙度—Ra12.5。 2、扩孔:使用扩孔钻加工孔,通常用钻床,也可用加工中心或车床。 精度—IT10~ IT9 ;粗糙度—Ra6.3~ Ra3.2. 但,通常不能提高孔的位置度精度。 3、铰孔:使用铰刀加工孔,可用钻床,也可用加工中心或车床。 精度—IT9~ IT7 ;粗糙度—Ra1.6~ Ra0.4. 但,通常不能提高孔的位置度精度。 4、镗孔:用镗刀加工孔,可在镗床、车床或加工中心上完成。 一般精度—IT8~ IT7 ;粗糙度—Ra1.6~ Ra0.8. 精镗精度—IT7~ IT76;粗糙度—Ra0.2~ Ra0.4 同时,可提高孔的位置度精度。;孔的加工工艺 1、位置度精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孔加工工艺 钻、铰 钻、扩、铰 2、位置度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孔加工工艺 钻、镗 钻、扩、镗、(铰)。 3、直径较大孔(D>50 mm)的加工工艺 钻、扩、镗 ;;端铣;逆铣;;车床镗孔与镗床镗孔差别;第二章 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第一节 切削运动及刀具结构;一、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刀具切削部分组成 1、三面: 前刀面—切下的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 主后刀面—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副后刀面—与工件上已加工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2、两刃: 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相交而得的边锋,用于形成工件的过渡表面,它完成主要的金属切除 工作。 副切削刃—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而得的边锋,它协同主切削 刃 完成金属切除工作 ,最终形成已 加工表面。 3、一尖:连接主切削刃与副 切削刃的一段切削刃,它可以是小的直线段或圆 弧 确定测量刀具角度的参考系 1、目前常用参考系: 正交平面参考系—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中国) 法平面参考系—基面、切削平面、法平面(国际标准) 背平面和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