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稠油井动态分析1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稠油吞吐井动态管理 稠油油田由于原油粘度高,地层能量低,仅靠天然能量无法开采,而且一般注水和机械抽吸也不见效。因此形成了稠油油田独特的开发方式——注蒸汽开采。 稠油井注蒸汽开发方式,目前有两种;即单井吞吐和蒸汽面积驱。单井蒸汽吞吐开采方式是以一口井为单元体,注汽、采油在同一口井进行。是周期性地向生产井中注蒸汽,将热输入油层的一种增产措施。注入的热,使油的粘度降低,从而提高了生产期油的流动能力。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单井进行合理的调整措施,是保障吞吐井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故吞吐井动态分析是保证油田高效开发的重要方法,也是油田采油地质工作者的基础工作。 蒸汽吞吐开采方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注汽阶段、焖井阶段、开井生产阶段。 一、吞吐井动态分析的目的及内容 单井动态分析根据其目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井吞吐开发效果分析:即单井阶段小结。通过比较全面地收集资料,并与正常邻井和方案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过去一段时期内的生产状况与效果,找出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阶段的挖潜方向。 2、措施井效果分析:主要进行各种措施及新技术试验前后生产状况分析、评价措施效果,并提出看法和意见。 3、目前生产状况分析:这是油田地质管理人员长期从事的主要工作,重点针对油井产量变化,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油井产量、含水变化情况; (2)油井压力、温度变化情况及原因; (3)油井工作制度合理程度; (4)油井泵况、沉没度如何。 根据以上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安排切实可行的单井措施,如转注、转抽、检泵、调参、碰泵、拌热等,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具体分析方法及程序与稀油井基本相同。 二、蒸汽吞吐开采各阶段生产特点 注汽阶段生产特点 1)井口注汽压力与温度 由于注蒸汽开发中注入的蒸汽为饱和蒸汽,因此,注汽压力与温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蒸汽温度高,必然导致注汽压力也较高。当日注汽量不同时,井口注入压力随注入量的增减而升降;当日注汽量相同时,井口注入压力随吞吐轮次的增加而下降。 2)周期注汽量 合理周期注汽量大小主要与油层厚度与原油粘度有关。油层厚度大,周期注汽应大一些,但每米的油层的注汽量,薄油层应比厚油层略大一些;原油粘度越高,周期注汽量应越大。另外,周期注汽量应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加。进入高轮次(6轮以上)油井,周期注汽量不再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区块的实际生产情况而定。 对于蒸汽吞吐阶段蒸汽干度的选择,一般应尽量提高,根据高压蒸汽锅炉的能力和目前的设备状况,井底蒸汽干度要求达到70%以上。 2、焖井阶段:一般油井焖井时间在3~5天之间。焖井时要适当控制井底流压(防止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进入井底的热水急骤闪蒸成汽,从地层中掠走大量的热量而造成地层过快冷却,影响生产效果)。 开井生产阶段生产特点 1)自喷期:蒸汽吞吐开井生产初期,油井处于自喷采油生产状态。自喷初期产量高,含水高,生产时间较短。部分井无自喷期。在稠油生产中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2)抽油期:吞吐井自喷一段时间后,由于井底周围的油层温度下降,原油粘度回升,产量也随之下降,此时油井转入机械采油阶段,抽油生产初期产量高,温度高,一般为20天左右,随后油井产量下降至一个较为稳定的生产期,井口温度维持在35℃以上,当油井产量接近废弃产量时,油井转入下一个周期生产。此阶段是稠油生产的主要环节,因此选择合理的工作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蒸汽吞吐阶段的初、中期和后期,油井供液能力变化幅度较大,温度也有较大幅度的变化,粘度的变化同温度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为提高泵口适应的原油粘度,一般初期应采用最大冲程、最大冲次抽油,中期将冲次下调一级,后期采用最低冲次抽油。 三、蒸汽吞吐开发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㈠、周期开发特征 1、日产油量变化规律 由于稠油开采在蒸汽吞吐阶段主要依靠注入蒸汽降粘和降压弹性驱动,因此,油井生产基本上没有稳产期,投产初期达到峰值产量,后随生产时间增长,地层压力和油层温度下降,地层原油粘度增大,产量下降。如图2-23所示。 2、含水率变化规律 稠油注蒸汽开采油井的含水呈现为初期含水高,尤其是自喷期,转入抽油后,含水下降快,而后下降变缓直至趋于稳定。 ㈡、不同周期开采特征 1、周期产油量变化规律 由于蒸汽吞吐加热半径有限,以及随吞吐轮次增加,导致油井井底附近含水饱和度和油水渗流阻力加大、地层压力下降的原因,使得浅层稠油蒸汽吞吐周期产油量具有以下变化规律: ① 周期平均日产油量随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递减速度大小与注汽强度、原油粘度、油层厚度等因素有关。 ② 原油粘度低,初期周期产油量和平均井日产油量高,但递减也快。 ③ 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周期内日产油量随时间呈递减变缓的趋势。 2、周期油汽比变化规律 ① 周期油汽比随生产周期数增加基本呈直线下降,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