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因子诱导的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研究,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缺氧诱导因子,低氧诱导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低氧诱导因子1,凋亡诱导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细胞凋亡诱导因子,乏氧诱导因子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tK)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专业: 肿瘤学
硕士研究生:肖俊娟
导师: 李岩教授
中文摘要
目的,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的恶性肿瘤,临床上
30%-40%的肾细胞癌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约50%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
移,预后不良。目前,手术切除是临床局限性肾细胞癌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但
晚期肾细胞癌术后复发率高,加上肾细胞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肾细胞癌仍缺
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细胞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使肾癌成为为数不多的对生物免
疫治疗有效的肿瘤之一。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已成为继
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手段。其中,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一
killer
cells,CIK),又称为自
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然杀伤样T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CD3McAb、
IL-2、IFN-Y、IL-1
a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以CD3’CD56+T细胞为主的
一群异质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
敏感,对G0期细胞也有杀伤作用、杀瘤活性不受环孢素A(CsA)和FK506等免疫
抑制剂的影响、对正常骨髓造血前体细胞毒性小、能抵抗肿瘤细胞引发的效应细
胞Fas-FasL凋亡等诸多优点,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本实验选取34例肾细胞癌术后患者,AJCC分期为I—III期,治疗组19例患
给予IL-2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情况、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
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进行比
较,从而为临床生物免疫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
1.选取34例肾细胞癌术后患者,AJCC分期为I-III期,所有患者均在术后
次,连用14天,停用7天,21天为1个疗程。
2.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各项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组19例,均在术后1月后开始应用CIK细胞治疗2疗程(间
隔2—3月),同时给予IL-2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仅给予IL一2治疗。
3.对CIK细胞形态及增殖动力学进行观察;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者一
般情况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
后变化;并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存期进行比较。
结果l
1.经CD3Ab及IL-2共刺激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培养后的第4天数量开
始明显增加,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第14天细胞数目最多,第16天数目开始有所
下降。
2.在治疗组(19例)及对照组(15例)患者中,一般情况未见明显变化的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卡氏评分明显升高。
3.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化验外周血白细胞、转氨酶、肌酐、尿素氮
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从另一方面表明CIK治疗副作用小,对
患者骨髓、肝肾功无明显损害。
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上述指标中,CD8+T
升高(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
5.应用IL-2治疗过程中,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发热、寒战,
体温最高38.3C,其中4例患者发热持续4—6小时后自行缓解.仅1例患者经
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治疗组患者在CIK回输过程中仅有1例出现发热,体
温最高38(2,能自行缓解,未见寒战、过敏、休克、皮疹等不良反应。
6.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进行随访,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治疗组患者为
2
100%、对照组为87%,p=O.10,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l
肾细胞癌患者术后经CIK细胞(2疗程)联合白介素一2治疗后,大多数患者
的一般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的状况
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病情得到控制。除发热外,未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瞬时性受体电位道香草酸亚型6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pdf
- 短波长视野检查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研究.pdf
- 瞳孔大小与植入estor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视觉质量相关关系.pdf
- 睡眠剥夺后海马白质组学研究.pdf
- 石家庄市及周边区不同人群的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分析.pdf
- 破骨细胞与血清racp5b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pdf
- 硫酸软骨素酶ac联合高压氧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pdf
- 硬膜外分娩镇痛查问卷及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pdf
- 硼替佐米对淋巴细胞株raji细胞增殖凋亡影响机制的研究.pdf
- 硼替佐米增强胃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及机理研究.pdf
- 细胞色素p45及gsts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pdf
- 经尺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成形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pdf
- 经皮冠状动脉介治疗术前负荷量抗血小板药不同给药方法探讨.pdf
- 经皮冠状动脉介治疗患者康复运动干预的效果研究.pdf
- 经皮椎体后凸成术治疗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pdf
- 经respimt<'(r)>吸入器给予噻托溴铵溶液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一年)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pdf
- 终末期肾病患者期治疗时生活质量的动态分析.pdf
- 经直肠超声与腹增强ct对于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指导术式选择的相关研究.pdf
- 经直肠能量多普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pdf
- 经皮经肝穿刺胆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