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熔体考题精要.ppt
玻璃的分相 一定温度范围下均匀的玻璃,在冷却过程中或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由于质点的迁移而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溶的玻璃相,此过程称为分相。 分相对玻璃着色的影响 ? 实验证明,含有过渡金属元素(如Fe、Co、Ni、Cu等)的玻璃,在分相过程中,过渡元素几乎全部富集在微相(如高碱相或碱硼相)液滴中,而不是在基体玻璃中。例如高硅氧玻璃的铁含量总是富集于钠硼相中,因此才有可能将铁和钠硼一道沥滤掉而使最后产品中的铁含量甚微。过渡元素的这种有选择的富集特性,对发展颜色玻璃、激光玻璃、光敏玻璃以及光色玻璃都有重要的作用 分相对玻璃析晶的影响 1.为成核提供界面 玻璃的分相增加了相之间的界面,成核总是优先产生于相的界面上。实验证明一些微晶玻璃的成核剂(例P2O5)正是通过促进玻璃强烈分相而影响玻璃的结晶。 ? 2.分散相具有高的原子迁移率 分相导致两液相中之一相具有较母相(均匀相)明显大的原子迁移率。这种高的迁移率, 能够促进均匀成核。? 3使成核剂组分富集于一相 分相使加入的成核剂组分富集于两相中的一相,因而起晶核作用。 ??对具有迁移性能的影晌 ?图3-13为电导、化学不稳定性随分相形态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图3-13?分相形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示意图?图中横座标表示分相形态(结构)变化的情况,黑色部分表示低粘度相、高电导相或低化学稳定性相的部分。当这些相(黑色部分)成为分散液滴状时,则整个玻璃表现为高粘度、低电导或较高化学稳定性,当这种分散相逐渐过渡为连通相时,玻璃就由高粘度、低电导或化学稳定的转变为低粘度、高电导或化学不稳定的玻璃。就是说,这些性能决定于分相玻璃的连通相。 浮法玻璃成型工艺原理及依据 * 碱金属氧化物:一般指氧化钠、氧化钾。 碱金属氧化物是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作用是降低玻璃的熔点。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越高,玻璃纤维的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能、强度都会相应下降。 亦称无碱玻璃,是一种硼硅酸盐玻璃。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玻璃纤维用玻璃成分,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及机械性能,广泛用于生产电绝缘用玻璃纤维,也大量用于生产玻璃钢用玻璃纤维,它的缺点是易被无机酸侵蚀,故不适于用在酸性环境。 4 中碱:一般用作乳胶布、方格布基材、酸性过滤布、窗纱基材等,也可作对电性能和强度要求不很严格的玻璃钢增强材料。 成本较低,用途较广。 高碱: 如采用碎的平板玻璃、碎瓶子玻璃等作原料拉制而成的玻璃纤维均属此类。可用作蓄电瓶的隔离片、管道包扎布和毡片等防水、防潮材料。 高强:用它们生产的玻璃钢制品多用于军工、空间、防弹盔甲及运动器械。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如今在民用方面还不能得到推广,全世界产量也就几千吨左右。 5 拉伸强度: 块状C 689MPa 纤维状C 1700~ 2800MPa 11 基本含义: 在含有两种不同碱金属阳离子玻璃的组成中, 当两种氧化物浓度达到某一值时, 其离子电导率达到最低点, 人们称这种现象为“ 混合碱效应” ,或称为“复离子效应” 。 研究的原因:无论作为建筑材料 ,还是包装材料 ,都要求玻璃制品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用单碱成分生产的玻璃制品 ,化学稳定性都较低 ,而在碱含量不变的情况下 ,以一种碱部分取代另一种碱 ,会使玻璃制品的化学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 1 玻璃纤维的分类 玻璃纤维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从玻璃原料成分、单丝直径、纤维外观及纤维特性等方面进行分类。 4 (1) 以玻璃原料成分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用于连续玻璃纤维的分类。 一般以不同的含碱量来区分: 无碱玻璃纤维(E玻璃纤维): 国内目前规定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不大于0.5%,国外一般为1%左右; 中碱玻璃纤维( C玻璃纤维):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为11.5%-12.5%;含碱量高,不能用作电绝缘材料,但其化学稳定性和强度尚好。 特种玻璃纤维:如由纯镁铝硅三元组成的高强玻璃纤维;镁铝硅系高强、高弹玻璃纤维;硅铝钙镁系耐化学介质腐蚀玻璃纤维;含铅纤维;高硅氧纤维;石英纤维等。 5 高碱玻璃纤维( A玻璃纤维):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大于15%,是一种典型的钠硅酸盐玻璃,因耐水性很差,很少用于生产玻璃纤维。 ② 化学组成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含碱量越高,强度越低。 无碱玻璃纤维比有碱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高20%。 玻璃纤维 纤维直径(μm) 拉伸强度(MPa) 无碱 5.01 2000 有碱 4.70 1600 无碱玻璃纤维成型温度高、硬化速度快、结构键能大。 氧化钠、氧化钾等碱性氧化物为助熔氧化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