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的特征精要.ppt
A.该图可以帮助预测两国未来人口增长趋势 B.人口增长率:墨西哥瑞士 C.根据该图不能预测两国人口的数量 D.如果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则墨西哥的人口数量将 维持稳定 解析 根据该图可以预测两国未来人口的增长趋势、人口增长率:墨西哥瑞士,但根据该图不能预测两国人口的实际数量,如果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则墨西哥的人口数量将增加。 答案 D 题组二:种群的分布类型和特征 3.在野外,众多的蚂蚁各有其特定的蚁穴,蚁群分工明 确,共同合作,组成一个个庞大的“大家庭”。蚂蚁 的这种分布类型属于 ( ) A.均匀分布 B.随机分布 C.集群分布 D.以上均有可能 C 4.如图是按浙江某一地区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幼年、成年、老年人口比例示意图。以下对该图的分析中, 正确的是 ( ) A.1982年该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B.3次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都属于增长型 C.该地区男女性比率为106∶100 D.2000年后该地区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解析 通过柱形图分析3次人口普查数据,幼年个体(年轻个体)所占比例不断减小,但是幼年个体(年轻个体)所占总人口比例仍然偏大,在一定时间内还是增长型。 答案 B 题组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5.我国生态工作者对某草原进行调查时,将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13 13 13 13 13 11 9 6 5 3 物种 数量 140 × 140 130 × 130 120 × 120 110 × 110 100 × 100 90 × 90 80 × 80 40 × 40 20 × 20 10 × 10 调查 面积 cm2 某同学根据该表,调查草原中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1)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2)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3)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答案 (1)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选取表格中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地方,最小面积为100 cm×100 cm。 (2)取样方法不对。应在草原中随机取样。 (3)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6.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只。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解析 (1)根据计算公式:N=M·n/m,可得出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96头。(2)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和死亡及没有较多的个体迁入和迁出,这是使用该公式的前提条件。 答案 (1)D (2)BC 组题说明 定时检测 3、7、11、15、17、18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计算 6、13、16 种群的分布类型、特征之间的联系 1、2、4、5、8、9、10、12、14 种群的特征 题号 考点 本节重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计算。 特别推荐 6(综合题);14、18(预测题);1(经典易 错题)。 一、选择题 1.(2009·安徽卷,3)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341 327 302 270 207 131 71 28 10 6 成虫数 (只) 37 33 29 25 21 17 13 9 5 1 时间 (天)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速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1~13天,成虫数量增长慢,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在第25~37天,成虫数量增长慢,成虫数量的变化符合“S”型增长曲线;第13~25天,成虫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侠客风云传养成模式触发剧情一览.pdf VIP
- YST 582-2013 电池级碳酸锂.pdf
- 淘股吧高手语录.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GB-T6284-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pdf
- MSC: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白皮书.pdf VIP
- 24J306 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图集.docx VIP
- 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pdf VIP
- T∕CBDA 69-2023 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计算标准.pdf
- 国际私法(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