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期中)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VIP

【编辑推荐】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期中)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辑推荐】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期中)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期中)月考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 第一部分(1~6题,共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上溯(sù) 瞻仰 (zhān) 隽永(juàn) 风雪载途(zǎi) B.滹沱河(pū) 欺侮(wǔ) 汩汩(gǔ) 锃明(zèng) C.游弋(yì) 踯躅(zhízhú) 回眸(móu) 寥落(liáo) D.粗犷(kuàng) 倏忽(shū) 静谧(mì) 咄咄逼人(duō)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簌簌 雍容 莅临 消声匿迹 B. 偌大 袅袅 丰腴 节外生枝 C. 蜿延 镏金 挑衅 赏心悦目 D. 天堑 摩挲 偏辟 重岩叠嶂 3.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3分) A.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置,安放) B.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 C.色香味尽去矣(去:消失) D.朵如葡萄(朵:花朵)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3分)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③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③①②?d.①④②③⑤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蟋蟀》和《蜘蛛》都是科学小品文,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与一体。 B、《荔枝图序》的作者是白居易,“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交待了作序的原因。 C、《庐山云雾》的行文思路是:庐山——庐山云雾——雾及庐山云雾的成因、危害、除雾方法——庐山云雾的观赏价值。 D、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中这种现象反映了决定大自然语言出现的是纬度因素。 6.按原文填空:(9分) (1) ,但余钟磬音。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3)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 。 (4)写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 , 。 (5)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渔家傲·秋思》中 , 两句 与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 7.走近大自然:(2分) 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请写出一则你积累的农谚。 , 。 第二部分(8~23题,共44分) 8.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 )(3分)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的情形。 10.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D.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1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18.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