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烧伤住院护理儿科医学论文.doc
小儿烧伤住院护理儿科医学论文
【摘要目的摘要:探索小儿烧伤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重点。方法摘要:观察236例小儿烧伤病例住院期间的护理过程,总结、评定出住院期间的重点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摘要:通过积极的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有重点、有办法、有条不紊的整体护理,治愈209例,治愈率88.6%。平均住院天数13.6±4.1d。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摘要:正确良好的小儿烧伤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是救治小儿烧伤的基本保障;优质的住院期护理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治愈率,缩短病程。
【烧伤小儿护理由于小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反抗力低,以及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差,烧伤后患儿创面大量血浆渗出和电解质丢失,使小儿烧伤伤情严重、复杂、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和观察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组集多年来工作经验,在2006年,采用小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法,让患儿离开家人、隔离治疗、进行整体护理,治疗了236例小儿烧伤病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摘要:
1临床资料
本组2006年共收治小儿烧伤236例,男性182例,女性52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10岁,平均4.6±2.3岁,诊断标准按三度四分法,面积判定按新九分法。烧伤面积6%~76%TBSA,平均16.5±5.4。0.1%~10%TBSA,平均0.7±0.21。其中小于10%TBSA占75例,10%~20%TBSA占92例。20%~30%TBSA占38例。大于30%TBSA占31例。伤后入院时间摘要:1h~8d,平均4.8h±1.9h。烧伤原因摘要:热水(液)烫伤150例,火焰烧伤69例,电烧伤13例,酸碱烧伤4例,其中有头面部烧伤患儿占89例,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占15例。并发应激性溃疡5例,高热、抽搐36例,心跳呼吸骤停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2护理干预重点和方法
患儿离开父母和家庭亲人,进入烧伤隔离室治疗后,一切医疗护理和日常生活,全部由医护人员完成。在住院期间我们重点干预的有摘要:
2.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非凡注重头面部烧伤或有吸入性损伤的患儿,严密观察呼吸功能,监测血氧变化,床边备吸引器及气管切开包,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保证气道畅通无阻。
2.2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障有效静脉输液。由于体液损失,循环血量不足,表浅静脉塌陷,穿刺难,宜选择颈外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等粗大血管,以确保液体及时输入。采用苏州碧园厂家生产的24G静脉套管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此法操作简单,穿刺速度快、易固定、好维持,可持续7d,且管径粗,能迅速达到补充血容量的目的。
2.3严格遵循输液原则,合理控制输液速度,确保有效抗休克治疗。以“先晶后胶”“先快后慢”“晶胶交叉”补充为原则。按我国烧伤休克期补液的计算常用公式摘要:第一个24h补液总量(ml)=、度烧伤面积×体重(kg)+生理需要量。其中K值婴幼儿为2.0,儿童为1.8,生理需要量儿童为每公斤体重80ml,婴幼儿为每公斤体重100ml,第二个24h补液总量为第一个24h计算量的一半加上生理需要量[1]。关键是伤后第一个8h应尽可能补足,一般补给总量的1/2。晶体和胶体的比例一般为2摘要:1。后16h补入其余的一半。输液过程保质保量,均匀输入,按生命体征变化,尿量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2.4认真监测患儿的神志、心率、尿量、呼吸、循环[2],优质做好休克期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神态变化和精神神经系统的改变。随时把握病情变化。认真监测生命体征,每30min或1h测定、记录一次。注重保暖和预防体温过高,以测肛温为宜,当体温超过39,及时物理或药物降温,防止高热惊厥、抽搐。小儿烧伤后常出现脉搏细速无力,可达140~200次/min,摸触困难,以听心率为准。呼吸节律不整,可达30~60次/min。护士应注重呼吸频率、节律、肢端及口唇色泽变化,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尿量能较好地反映组织血液灌注情况。注重观察尿液颜色、性质、数量。根据尿量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尿量维持在1.5ml/h.kg,婴儿应达10ml/h,儿童达20ml/h。小儿连续每小时尿量如少于每公斤体重1ml,即可定为少尿[4]。
2.5做好创面护理,减轻疼痛刺激,减少休克因素。患儿进入隔离病房后,调节室温在30~32,湿度40%~50%,注重保暖,约束四肢,保持适宜体位,保证创面干洁,加强眼、耳、鼻及口腔护理。对于环形创面,防止受压过久,加重病情,每2~4h轻柔翻身一次,进行创面换药处理。
2.6搞好营养护理,保障肠道喂养,合理静脉营养。由于烧伤打击,液体丢失,免疫低下,菌
文档评论(0)